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钉棒系统
  • 1篇直肌
  • 1篇入路
  • 1篇上颈椎
  • 1篇上颈椎损伤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髋臼
  • 1篇髋臼骨
  • 1篇髋臼骨折
  • 1篇外侧入路
  • 1篇螺钉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术
  • 1篇内固定治疗
  • 1篇颈椎
  • 1篇颈椎损伤
  • 1篇拉力螺钉
  • 1篇后柱
  • 1篇骨钉

机构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杨健
  • 1篇张劲松
  • 1篇尚显文
  • 1篇熊为
  • 1篇罗斌
  • 1篇赵猛
  • 1篇刘家国
  • 1篇刘义
  • 1篇陈思思
  • 1篇尚锋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腹直肌外侧入路钢板结合后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涉及后柱的髋臼骨折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钢板结合后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涉及后柱的髋臼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创伤骨科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9例涉及后柱的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7例;年龄为19~72岁,平均41.7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横形骨折4例,T形骨折7例,双柱骨折15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前柱骨折应用重建钢板结合螺钉固定,后柱骨折采用顺行拉力螺钉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0~140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量为150~1100mL,平均315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21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6.6%。2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2个月(6~3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1周(7~13周)。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d' Aubigne&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20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1%。1例患者术中发现髂外动脉血管痉挛。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异位骨化、骨关节炎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钢板结合后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涉及后柱的髋臼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该入路对方形区的显露及顺行后柱拉力螺钉的置入有明显优势。
刘家国尚锋罗斌杨健熊为张劲松赵猛
关键词:骨折骨钉
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的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上颈椎损伤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患者并发症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1例患者C:后方静脉丛损伤,使用显微镜止血;其余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脑脊液漏,切口无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7例出现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平均改善率为81.8%。出院后随访3~18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发生,上颈椎活动度基本未受影响。结论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为上颈椎损伤患者提供了稳定的结构基础。
杨健尚显文陈思思刘义
关键词:上颈椎损伤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