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豪
-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加快提升湖北省民生幸福指数的建议——基于湖北省各市(州)的调研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加快提升湖北省的民生幸福指数是实现"五个湖北"的核心所在。通过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民生幸福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湖北省经济增长对民生的贡献度相对较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社会参保率偏低,各市州民众幸福感差距明显。在现阶段,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民生幸福指数,湖北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强经济增长对民生发展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着力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 孟庆雷李成豪关虹
- 收入不平等、再分配偏好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被引量:24
- 2016年
-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正义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收入不平等和再分配偏好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居民整体幸福水平的提升缓慢提供了新的合理解释。利用CGSS2010数据和Ordered 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第一,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第二,再分配偏好对中低收入阶层、初等教育和农村居民的负面影响大于高收入阶层、高等教育和城市居民;第三,由于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显著正相关,再分配偏好加强了收入不平等的"幸福负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提升不同群体的幸福感与中国居民的整体幸福水平的政策建议。
- 陈池波李成豪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收入不平等
- FDI对中国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究1999-2013年间FDI对我国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首先,根据构建的工业生态效益指标体系,测算了我国总体及各省区工业生态效益值。发现除2008年底世界金融危机导致次年的工业生态效益有小幅下降外,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各省区态势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次,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中国加入WTO(2002年)和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理念(2007年)为时间节点,分地区、分时间段实证检验FDI对我国区域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性。中国加入WTO后,FDI在东部与中部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西部却无显著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西部投资环境、距离市场空间距离较长、生态环境薄弱、投资限制较多等因素,导致FDI在西部较少。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我国吸引外资时,会更倾向于选择更加环保、清洁的企业,提高工业生态效益。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对我国工业生态效益的提升效果不是很明显。东、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对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虽然并不发达,但国家有各类支援西部的计划,致使西部高素质劳动力有所增加。全国、东部、中部平均工资与工业生态效益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七大之后,对工业生态效益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针对各地区区位优势进行针对性的开放政策,而不是单纯的由于地理上的东中西依次进行分阶段的改革开放,针对不同的地区,可进行开放试点,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吸引外资,提高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 孟庆雷刘钻扩李成豪
- 关键词:FDI生态效益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