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

作品数:3 被引量:102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卫星
  • 2篇气象
  • 2篇气象卫星
  • 2篇风云二号
  • 1篇动态阈值
  • 1篇遥感
  • 1篇阈值
  • 1篇相态
  • 1篇静止气象卫星
  • 1篇风云
  • 1篇风云二号卫星
  • 1篇成像
  • 1篇成像特性

机构

  • 3篇国家卫星气象...

作者

  • 3篇李云
  • 1篇张志清
  • 1篇刘健
  • 1篇吴晓京
  • 1篇陆风
  • 1篇韩琦
  • 1篇张晓虎
  • 1篇冯小虎
  • 1篇陈博洋
  • 1篇吴荣华
  • 1篇刘辉
  • 1篇王曦
  • 1篇宋晚郊

传媒

  • 2篇海洋气象学报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像特性及其应用前景被引量:76
2017年
风云四号是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系列卫星,该系列卫星的设计目的是满足中国气象局2020年前后的业务应用和服务需求。风云四号系列的首发星为科研试验星,代号FY-4A,已于2016年12月1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从FY-4B开始,风云四号系列卫星将提供业务服务。成像仪是风云四号系列卫星的核心载荷之一,其成像性能比目前使用的风云二号系列卫星在时间空间分辨率、光谱通道等方面有显著提升。本文将就该仪器的工作特点、观测模式设置、光谱通道的选取和特点进行介绍,由于FY-4A卫星正在进行为期一年的在轨测试,本文还将展示在轨测试图像。
陆风张晓虎陈博洋刘辉吴荣华韩琦冯小虎李云张志清
关键词:气象卫星成像遥感
利用动态阈值方法改进的风云二号卫星海雾检测技术被引量:15
2017年
有效的观测是提高对海雾认知和预报水平的关键因素,卫星数据是当前最可行的观测数据源,但需要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和精细的检测技术。本文为提高风云二号海雾检测水平,在现有卫星观测数据条件下借鉴了动态获取云雾阈值的思想,定制设计了一套从获取动态检测阈值到温度、纹理、噪声检测等步骤的黄渤海海雾检测方法流程。对黄渤海白天海雾检测结果的检验表明,虽然对于秋、冬非海雾季月份的效果还有待提高,但在春季海雾季已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同时该技术方法也需要继续搜集实例,进一步优化阈值获取方案。
吴晓京李云黄彬王曦宋晚郊
关键词:风云二号动态阈值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云相态识别算法被引量:15
2011年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上装载有可见光、中波红外、水汽和红外波段探测通道,其中白天的中波红外通道反射率可以反映云顶粒子的尺度和相态信息.联合使用可见光、中波红外和热红外通道辐射,可构建白天云顶粒子相态识别算法.云相态识别结果与CloudSat卫星的云分类产品相比较,个例分析表明,两种数据对于以深对流和卷云为主的高层冰云识别一致率高于97%,对以层云、层积云和雨层云为主的低层水云的识别一致率为94.98%.将云相态识别算法用于热带气旋云系结构分析,可清晰地揭示热带气旋云系中心对流云区、外围卷云羽区及周边的水云等结构特征.
刘健李云
关键词:相态静止气象卫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