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超
- 作品数:1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用于尸体的血管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造影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尸体的血管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造影剂的成分包括:碘海醇、山梨糖醇和水;其中,所述碘海醇在血管造影剂中的含量为20~60mg/mL,所述山梨糖醇在血管造影剂中的含量...
- 陈志明王博王利君张惠茅高艳斌唐明李泓漾杨丽垚赵欣朱海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尸体的血管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造影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尸体的血管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造影剂的成分包括:碘海醇、山梨糖醇和水;其中,所述碘海醇在血管造影剂中的含量为20~60mg/mL,所述山梨糖醇在血管造影剂中的含量...
- 陈志明王博王利君张惠茅高艳斌唐明李泓漾杨丽垚赵欣朱海超
-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致脑梗死死亡1例
- 2022年
-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张某,男,58岁。某年8月9日晚,张某酒后与人发生争执,被击打脸部后立即昏倒在地,随后被女儿带回家中,昏睡一天后入院,行CT检查见左侧大脑大面积梗死灶(图1),入院后呈持续昏迷状态,于8月12日死亡。
- 赵欣刘铂王博王利君高艳斌张浩朱海超李泓漾杨丽垚唐明陈为龙陈志明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脑梗死颅脑外伤
- 分析3D slicer体积分割准确性及在法医实践应用的展望
- 2023年
- 目的 探索基于虚拟解剖的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肝脏三维切片(three dimensional slicer,3D slicer)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体积重建辅助法医实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中心20例同时进行虚拟解剖及传统尸检的死者,对其进行3D slicer法、多田公式法、文献法进行肝脏体积分割,并与传统尸检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准确率。结果 与多田公式法及文献中提及的方法相比,3D slicer法得到了更高的一致性(95%置信区间)、更低的体积变异性(标准差)以及较小的不确定区域(方差齐)。结论 基于虚拟解剖的3D slicer AI重建可以对虚拟解剖进行可视化,有助于增加传统尸检诊断准确率,辅助进行病理诊断,并对虚拟解剖的影像组学发展提供新方向、新手段。
- 赵欣张丰恺张久明王博李泓漾母航张勇朱海超齐明然王利君高艳斌陈志明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一种用于尸体靶向心脑血管造影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尸体靶向心脑血管造影装置及方法,造影装置包括有主管、连接头和加长管,其中主管通过连接头与加长管相连接,主管内并列设置有气体通道和造影剂通道,主管上还套设有气囊,主管内气体通道的出气口与气囊相连通,造影...
- 陈志明赵欣王博王利君张惠茅朱海超高艳斌唐明李泓漾杨丽垚
- 食源性寄生虫伪旋毛虫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伪旋毛虫(Trichinella pseudospiralis)可感染哺乳动物和鸟类,其宿主范围广泛,呈全球性分布。因伪旋毛虫独特的无包囊结构导致其与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在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幼虫在肌纤维中运动模式和对肌细胞表型调节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文章对伪旋毛虫生物学特征、宿主范围、对宿主炎症反应调节和现有诊断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系统展现伪旋毛虫独特特征,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寄生虫提供理论依据。
- 朱海超李兆辉赵露王洋
- 关键词:生物学特征宿主范围
- 小鼠大脑缺氧后P53在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 2014年
- 目的观察小鼠颅脑损伤后P53随时间的变化。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10组,采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分别于术后2、8、24 h、1、3、6、9、12、16 d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的表达变化,采用CMI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神经细胞内平均灰度值。结果 P53在脑缺氧8 h后表达增高,且随时间延长表达持续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在小鼠脑缺氧后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很可能对颅脑损伤后修复有重要意义。
- 刘刚李畅曹雅东任强陈为龙朱海超卢英强
- 关键词:脑缺氧P53
- PEG-碘海醇对比剂的家兔死后血管显影初探
- 2022年
- 目的为尸体血管造影剂组织外渗的评估建立一种动物模型。方法配置不同浓度的碘海醇造影剂在体外进行CT扫描,选取ROI(S=100.0 mm^(2))并记录CT值;在家兔体内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碘海醇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在主动脉弓内随机选取3个ROI(S=2.0 mm^(2))并记录CT值;在家兔体内分别注射不同浓度PEG+5%碘海醇的混合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体外实验证实造影剂中碘海醇浓度与CT值呈正相关关系(r=0.998);碘海醇造影剂的浓度与家兔组织CT值呈正相关关系(r=0.974)。在碘海醇造影剂中加入适量浓度PEG(≥60%)可有效减少家兔尸体胃肠周围组织渗漏。结论在碘海醇造影剂中加入适量浓度PEG(≥60%)可有效减少尸体胃肠组织渗漏;家兔可能是一种评估血管造影剂组织外渗情况的有效动物模型。
- 王博高艳斌陈为龙程志华刘刚张磊周丹丹王文馨张勇朱海超唐明赵露王卓白皛张惠茅王利君陈志明
- 关键词:家兔碘海醇
- 最低限度免疫定义基因表达的HCV多表位DNA疫苗对小鼠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最低限度免疫定义基因表达法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表位DNA疫苗的可行性,阐明该方法在疫苗领域可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人工合成和PCR方法制备长度为1 346bp的含有CMV启动子、HCV 1b亚型多表位和牛生长激素(BCG)多聚腺苷酸序列的最低限度免疫定义基因表达DNA疫苗,命名为M-HCV-epi;同时制备结构基因被非HCV同源的DNA序列替换的相同长度DNA片段作为对照,命名为V-pcDNA3.1。12只ICQ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分别采用M-HCV-epi DNA和V-pcDNA3.1DNA各20μg皮下注射。QRT-PCR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中干扰素γ(IFN-γ)mRNA的表达水平;人工合成3个HCV 1b亚型表位多肽和1条对照多肽。用上述合成的多肽刺激免疫后小鼠脾细胞,ELISA法检测脾细胞刺激上清中IFN-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脾细胞中IFN-γmRNA表达水平升高(1.50±0.18)倍(P<0.05);加入aa35-44多肽的实验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最低限度免疫定义基因表达法制备HCV多表位DNA疫苗可诱导细胞免疫反应,该方法在DNA疫苗领域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 辛桂杰朱海超李昊温剑平
- 关键词:多表位DNA疫苗干扰素Γ
- 一种用于尸体靶向心脑血管造影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尸体靶向心脑血管造影装置及方法,造影装置包括有主管、连接头和加长管,其中主管通过连接头与加长管相连接,主管内并列设置有气体通道和造影剂通道,主管上还套设有气囊,主管内气体通道的出气口与气囊相连通,造影...
- 陈志明赵欣王博王利君张惠茅朱海超高艳斌唐明李泓漾杨丽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