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美娟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热液区
  • 2篇西南印度洋
  • 2篇南印度洋
  • 2篇矿物
  • 2篇矿物学
  • 2篇沉积物
  • 1篇地幔
  • 1篇地幔柱
  • 1篇玄武岩
  • 1篇有机碳
  • 1篇中国近海
  • 1篇色谱
  • 1篇铁矿
  • 1篇铁质岩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联用
  • 1篇热液
  • 1篇热液活动
  • 1篇热液硫化物

机构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海洋沉积与环...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深...

作者

  • 5篇施美娟
  • 2篇何拥军
  • 2篇高晶晶
  • 2篇孙治雷
  • 2篇白亚之
  • 2篇崔菁菁
  • 1篇朱爱美
  • 1篇姜学钧
  • 1篇陶春辉
  • 1篇翟世奎
  • 1篇魏合龙
  • 1篇黄威
  • 1篇刘昌岭
  • 1篇王利波
  • 1篇张喜林
  • 1篇李东义
  • 1篇耿威
  • 1篇鄢全树
  • 1篇刘季花
  • 1篇尚鲁宁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岩矿测试
  • 1篇矿物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49.6°E)硫化物的矿物学特征
2015年
不同的构造环境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热液循环系统。在超慢速扩张的西南印度洋(SWIR),不仅扩张速率不同于快速扩张脊,中脊扩张机制(动力)、岩浆供应的规模与形式、海底基岩的类型等也都有所不同,这就使得SWIR的热液活动系统在热液循环、岩水反应、物质来源、热液喷出的规模与频率等诸多方面都必将有其独特性。然而,由于受调查工作的限制。
曹红翟世奎魏合龙孙治雷曹志敏陶春辉施美娟何拥军
关键词:西南印度洋热液活动磁黄铁矿构造环境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长链烯酮被引量:1
2012年
建立了测定痕量长链烯酮的分析方法,获得了优化的前处理条件、气相色谱检测条件。对定性定量方法及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要求进行了评价。通过过程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对整个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能够满足沉积物样品长链烯酮测定的要求:仪器的检测限分别为25.75ng/g和28.54ng/g;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86ng/g和95ng/g;平均回收率介于67%~89%,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33%和9.39%;精密度RSD(C37∶3)=14.07%,RSD(C37∶2)=13.17%。利用此方法对部分样品进行了分析,测得的结果与布莱梅大学实验室所测的一致。
白亚之邹建军刘季花高晶晶施美娟崔菁菁
关键词:固相萃取气相色谱长链烯酮海洋沉积物
中国近海沉积物氮和有机碳标准物质的研制被引量:5
2014年
我国海洋沉积物的研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是缺少有定值的氮、有机碳标准物质。本文针对及其匮乏的氮、有机碳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进行了我国近海沉积物总氮(TN)、总碳(TC)、总有机碳(TOC)含量的分析标准参考物质的研制。研究样品采自"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提供的表层沉积物,经过冷冻干燥、研磨至74μm,使用元素分析仪和氧化热解-气相色谱法分析总氮和总碳的含量;使用元素分析仪和氧化热解-电位法分析总有机碳的含量,制备了一系列16个有定值的总氮、总碳、总有机碳含量的近海沉积物标准物质。样品在均匀性检验中,F的实测值小于临界值,相对偏差较小,样品的均匀性较好。在稳定性检验方面,两年内多次测定的分析结果无方向性变化,统计计算结果显示稳定性良好。本文研制的这16个近海沉积物标准物质在3家实验室进行了联合定值,按照ISO导则35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规范,给出了该系列标准物质总氮、总碳、总有机碳含量的标准值和不确定度。这批标准物质分为不同海区,不同海区的标准物质又分为不同的沉积物类型,研制的不同海区不同沉积物类型的标准物质对现有的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白亚之朱爱美崔菁菁施美娟高晶晶张俊
关键词:近海沉积物总碳总有机碳标准物质
西菲律宾海盆本哈姆隆起玄武岩岩浆作用条件被引量:2
2018年
本哈姆隆起(Benham Rise)(形成时代为37~36 Ma)位于菲律宾海板块西侧的西菲律宾海盆内。此海底隆起靠近菲律宾海沟,水深2 000~3 000m,体积接近1×10~5 km^3,为一典型的海底高原。玄武岩样品中的橄榄石斑晶颗粒粒径为0.2~0.4mm,自形-半自形,部分橄榄石斑晶发生明显的伊丁石化,不具橄榄石捕虏晶所特有的环状裂隙和扭折结构;基质中的橄榄石微晶粒径为0.01~0.05mm。早期结晶出来的橄榄石斑晶被寄主岩浆携带向上运移到地表期间,与寄主岩浆相互作用有限,少数橄榄石颗粒出现弱的成分分带现象。利用橄榄石斑晶与寄主岩浆对本区域地幔潜在温度(Tp)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本哈姆隆起之下的地幔潜在温度范围为1 660~1 683℃。与正常洋中脊之下的地幔潜在温度相比,本哈姆隆起高约185~230℃,表明本哈姆隆起之下的地幔可能存在热量异常。此外,本哈姆隆起玄武岩中斜长石斑晶的结晶温度平均为1 160℃,结合其具有较高的An值(100Ca/(Ca+Na),表明斜长石斑晶形成于快速上升的幔源岩浆中。本研究为本哈姆隆起为地幔柱成因的观点提供了证据。
王睿睿鄢全树田丽艳张海桃张海桃
关键词:玄武岩橄榄石斜长石地幔柱
超慢速扩张环境下超镁铁质岩系统的热液硫化物成矿机理以及启示
2018年
西南印度洋63.5°E热液区是在超慢速扩张洋脊发现的首个超镁铁质岩热液系统。对取自该区的热液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热液区硫化物为富Fe型高温硫化物,且经历了较深程度的氧化蚀变,大量中间态的Fe氧化物充填在硫化物矿物间的孔隙及内部解理中;这些硫化物相以白铁矿为主,其次是等轴古巴矿和少量铜蓝,缺乏黄铁矿、闪锌矿。据推断,该区的热液成矿作用分为4个阶段:低温白铁矿阶段→高温等轴古巴矿阶段→自形白铁矿阶段→后期海底风化阶段(少量铜蓝以及大量的Fe的羟氧化物)。与之相对应,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硫化物的Fe含量较高(31.57%~44.59%),Cu含量次之(0.16%~7.24%),而Zn含量普遍较低(0.01%~0.11%);微量元素较为富集Co(328×10^(-6)~2 400×10^(-6))和Mn(48.5×10^(-6)~1 730×10^(-6))。该区硫化物中较高含量的Fe、Co与超镁铁质岩热液系统相似,明显高于镁铁质岩热液系统。独特的热液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和元素组成可能与该区普遍出露的地幔岩、橄榄岩蛇纹石化作用以及拆离断层的广泛发育的环境有关。
曹红孙治雷刘昌岭刘昌岭何拥军姜学钧尚鲁宁何拥军张喜林黄威施美娟尚鲁宁
关键词:西南印度洋热液硫化物矿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