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亮

作品数:8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锅炉
  • 5篇电站
  • 5篇电站锅炉
  • 3篇氮氧化物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燃烧
  • 2篇非线性
  • 1篇动力机械
  • 1篇动力机械工程
  • 1篇动态建模
  • 1篇动态模型
  • 1篇动态特性
  • 1篇循环流化床
  • 1篇循环流化床锅...
  • 1篇优化控制
  • 1篇预测控制
  • 1篇运行性
  • 1篇运行性能
  • 1篇在线监测

机构

  • 8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北电力科学...
  • 1篇河南电力试验...

作者

  • 8篇丁艳军
  • 8篇吴占松
  • 8篇张毅
  • 8篇孔亮
  • 5篇张雪
  • 4篇仇韬
  • 2篇吴昊
  • 1篇张鸿泉
  • 1篇张清峰

传媒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动力工程
  • 1篇热力发电
  • 1篇电力设备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克里格估计方法在复杂热工对象动态建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对于复杂多变的热工对象,难以建立较为准确的动态模型,这是影响动态控制品质的主要因素。对此,提出了运用空间统计学中的克里格估计方法来建立复杂多变的热工对象的自适应动态模型。该方法是一种基于样本数据的非参数回归建模方法,具有多维插值的形式,不需历史数据和模型训练,只需添加实时数据即可建立对象的自适应动态模型。通过对Mackey-Glass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仿真和实际电站锅炉NOx排放的动态预测,表明了该方法在复杂热工对象动态建模中的有效性。
孔亮丁艳军吴昊张毅张雪吴占松
关键词:电站锅炉热工对象氮氧化物
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控制技术综述被引量:53
2006年
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控制技术能在不进行锅炉设备改造的前提下,利用锅炉运行数据和集散控制系统(DCS),通过一系列先进建模、优化和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锅炉运行效率,降低NOx排放。由于这种技术投资少,能够充分挖掘机组运行的节能潜力,使机组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工况,因而受到电站用户的广泛关注,并代表了下一代热工自动化发展的方向。文章就这一新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做了阐述,简要说明了其实现原理和应用情况,并介绍了作者所在课题组在这方面所进行的一些研究和实践工作。最后对这一技术应用时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总结。
孔亮张毅丁艳军吴占松
关键词:燃烧优化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在线监测
基于Kriging方法的电站锅炉NOx排放自适应建模被引量:7
2008年
对复杂多变的热工对象建模是实现良好控制性能的难点,为此提出运用Kriging估计方法建立对象的自适应模型。该法是非参数回归的建模方法,无需确定模型结构和训练,就能实现对未知函数的无偏最优估计。通过对样本空间的实时调整还实现了一种自适应的Kriging模型。选取电站锅炉NOx排放作为建模对象,运用现场试验数据,比较了自适应Kriging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对NOx排放的内插和外推预测性能。5组结果显示,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为11.59%,而Kriging模型仅为3.49%。
孔亮丁艳军张毅吴昊张雪吴占松
关键词:电站锅炉氮氧化物模型自适应
CFB锅炉动态特性与负荷和煤质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在已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流动和换热的机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个模拟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特性的综合数学模型。将上述模型应用于南京金陵石化热电厂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态特性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平均误差小于4%,表明了上述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给煤量扰动、一次风量扰动仿真基础上,分析了床温、主汽流量、主汽温和主汽压对各调节量的关系。论文定义了3种煤种燃烧特性指标,对煤质进行量化,并根据仿真结果,得出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各被调量的动态特性参数与负荷和煤种燃烧性能指标的关系,从而可根据当前负荷和煤质预测锅炉的动态特性。
仇韬丁艳军孔亮张毅张雪吴占松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特性仿真
结合稳态模型的非线性动态建模方法及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考虑到热工对象的动态特性大多从阶跃响应获得,非线性的存在使此种线性动态模型只能在相应稳态点附近有良好的性能,文中采用了基于非线性稳态模型来实现动态模型自适应的策略,该策略用较为精确的非线性稳态模型得到当前输入下的稳态参数,然后由此修正线性动态模型中与稳态相关的参数,实现了动态模型的自适应,进而有效提高了大范围下的动态预测性能。通过对某电厂360MW"W型"火焰强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炉的稳态和动态试验,建立了NOx的神经网络稳态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用两个不同工况下的实际数据,验证了结合稳态模型的非线性自适应动态模型比线性动态模型具有更好的NOx排放预测性能。
孔亮丁艳军张毅张雪吴占松
关键词:电站锅炉燃烧特性氮氧化物非线性动态模型稳态模型
基于预测模型的多PID控制器模糊加权控制被引量:13
2006年
充分考虑大多数复杂热工控制对象非线性特性与运行工况密切相关的实际特点,模仿人的决策过程,对多模型对象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加权控制算法。文中搭建了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实验台,通过系统辨识建立起对象的有限个局部模型,对每个局部模型设计对应的控制器,该算法通过在线计算模型可信度和控制权重来适应对象模型参数的突变。对实验对象采用模糊加权控制与传统PID控制进行控制效果比较。实际控制结果表明算法对被控对象模型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跟踪迅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仇韬丁艳军吴占松张毅孔亮张雪
关键词:模糊加权比例积分微分
PCA在非线性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6年
由于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是一种线性算法,基于PCA的故障检测方法若直接运用于非线性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会导致明显的故障误报和数据重构错误。为了使基于PCA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方法适用于非线性较严重的热工过程,对该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应用不同负荷下的历史数据,分别建立机组不同负荷下的局部PCA模型,再根据机组当前实际运行负荷选择相应的PCA模型进行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并结合相邻负荷PCA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数据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重构精度。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能够对非线性较为严重的电厂热工过程进行精确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
仇韬张清峰丁艳军吴占松张毅孔亮
关键词:故障诊断
电站锅炉运行性能综合预测模型被引量:18
2006年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预测电站锅炉运行性能的综合模型方法。在对某台200MW电站燃煤锅炉进行多工况热态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P网络建立了预测锅炉运行性能包括排烟温度、飞灰含碳以及氮氧化物(NOx)排放的综合模型。由于综合模型采用了锅炉排烟温度预测模型的输出为中间变量,并作为另外两个模型的输入,因而大大提高了整个模型的预测精度。数据测试和定量分析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模型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现场实际的锅炉运行优化监督控制,有效地提高了锅炉的运行性能。
张毅丁艳军张鸿泉吴占松仇韬孔亮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锅炉人工神经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