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莉莉
- 作品数:4 被引量:9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武汉市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及其差异研究
- 休闲旅游时代的来临促使旅游业迈入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同质化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软肋,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者冲突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背景下,促进武汉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
- 姜莉莉
- 关键词:旅游者地方感
- 文献传递
- 基于空间句法的武汉市旅游景点可达性评价被引量:72
- 2015年
- 针对武汉市旅游交通"进得来,散不开"的问题,以图论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空间句法、核密度分析法、缓冲区分析法,分别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和感知可达性三个视角对武汉市主城区内旅游景点的客观层面可达性和主观层面可达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第一,研究区内旅游景点的全局可达性和局部可达性总体表现较好或很好,而感知可达性则较弱,不利于游客通过局部空间的路网结构来感知整个路网;第二,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与研究区道路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都存在部分空间"错位"现象,即全局、局部可达性最好的区域没有旅游景点分布,而全局和局部可达性较差的东南部却有较多旅游景点集中分布;第三,从不同类型旅游景点的可达性来看,都表现为历史遗产类旅游景点的可达性较好,自然景观类旅游景点可达性较差,现代人文类旅游景点可达性居中;第四,从不同等级旅游景点的可达性来看,表现为等级越高的旅游景点其可达性反而越差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针对可达性较差的武汉东湖风景区提出交通优化建议,以期促进武汉市旅游景点可达性整体水平的提高。
- 张琪谢双玉王晓芳姜莉莉古恒宇刘大均
- 关键词:空间句法旅游景点
- 武汉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设立的空间效应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法、Ripley's L函数、标准差椭圆、Voronoi多边形和空间句法,系统分析武汉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设立的空间效应,包括整体空间效应、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效应、可达性及穿行性效应。结果表明,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设立:1使图书馆由单一集聚核心向多集聚核心转变,使图书馆空间集聚程度加强,整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方向向"E—W"方向顺时针旋转;2使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缩小,服务人口压力减小,但其长尾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3使图书馆的可达性略有提高,但使其穿行性显著增强,正在从根本上将读者获取图书资源的方式由"读者围着资源移动"转变为"让资源围着读者移动"。
- 张琪古恒宇谢双玉姜莉莉李慧芳侯雪琦
- 关键词:空间句法
- 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给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空间相互作用原理为指导,综合运用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空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即城市旅游要素的可转移性、城市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及区域旅游发展的介入机会)和作用强度。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横跨湘鄂赣皖的"环形"快速通道,可转移性强;旅游资源既具有同源性又各具特色,互补优势很突出;介入机会众多,需科学把握、错位发展;(2)城市圈内部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大于城市圈之间;城市群内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城市群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成放射状;(3)城市群区域旅游呈现多核心发展格局;城市群内四大城市圈的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格局具有差异;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一个空间相互作用高贡献带。
- 侯雪琦谢双玉张琪李慧芳姜莉莉
-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