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
-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具有可行域内Steiner点寻优能力的配电网网架规划方法被引量:5
- 2019年
- 文章研究配电网规划中网架规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einer最小树的配电网网架规划新方法,解决了以往研究中没有考虑到的在规划中引入中间节点,并在可行域内寻优的问题。首先用路径描述方法建立了配电网网架规划的数学模型,然后将该数学模型转换成欧式Steiner最小树问题,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通过在算法中对Steiner点进行启发式搜索,实现了在可行域中搜索中间节点的方法,扩大了中间节点的选取范围,增大了搜索到全局最优解的概率。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性能和有效性。
- 施鹏佳雷勇张林垚王秋琳刘心唐滢淇董树锋
-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模拟退火算法
- 面向低碳经济的配电网多目标分层规划被引量:20
- 2020年
- 为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技术在电力工业低碳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计及分布式电源与电网间的交互作用,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建立分布式电源与配网分层协调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计及规划方案,对分布式电源和配网网架进行联合规划,建立网架CO2排放量最少、配网等年值成本最小、系统电压稳定性最优和可靠性最高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下层模型计及运行方案,以清洁能源最大利用为目标。为寻求平衡多目标的最优规划方案,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和Kruskal算法对所提模型联合求解,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算例仿真模拟,将仿真结果与未考虑低碳效应的规划方案以及多目标规划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为面向低碳经济的配电网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 陈旷罗益珍胡志坚岳菁鹏谢仕炜刘心
- 关键词:低碳经济分布式电源配电网
- 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的配网规划模型及其求解方法被引量:19
- 2019年
- 利用能源集线器模型将电力网、天然气网和交通网进行耦合,并将耦合系统分解为多个终端综合能源单元进行能量平衡分析。基于多能互补的特性,兼顾系统建设运行成本和充电站双重效用函数,提出了一种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的配网嵌层规划模型。模型外层用于决策配电线路升级与新建、分布式电源和快充站选址等变量;内层则根据外层的决策变量,通过优化能源转化行为来提高配网的运行效益。最后,结合改进的遗传算法、增量分段线性化和二阶锥规划技术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一个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张林垚郑洁云孔顺飞王珏莹谢仕炜胡志坚刘心
- 关键词:配网规划二阶锥规划
- 一种针对10KV线路网架结构数据的存储及生成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10KV线路网架结构数据的存储及生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存储网架结构数据;步骤S2:网架结构对象实例化;步骤S3:查看网架结构拓扑信息。本发明充分考虑到当前海量规划数据的现状,能够较大程度...
- 郑洁云杨亨漂吴宇忻刘心邓鋆芃林超
- 文献传递
- 非结构化数据国产化基础支撑软件关键技术研究
- 倪时龙王秋琳宋立华张垚闫丽飞陈牵郑士楷林伟刘心陈颖华
- 该项目研发的非结构化数据内容管理国产化组件产品是面向大型企业的非结构化数据库产品,在能够完全替代国外同类主流产品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大型央企信息架构特点,额外提供了兼容大型企业中广泛部署的集中式网络存储(如SAN、NAS等...
- 关键词:
- 关键词:非结构化数据库
- 一种针对10KV线路网架结构数据的存储及生成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10KV线路网架结构数据的存储及生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存储网架结构数据;步骤S2:网架结构对象实例化;步骤S3:查看网架结构拓扑信息。本发明充分考虑到当前海量规划数据的现状,能够较大程度...
- 郑洁云杨亨漂吴宇忻刘心邓鋆芃林超
- 非结构化数据特征建模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在智能电网大数据中,非结构化数据占据比例最大,且增速是结构化数据的10~50倍,已成为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针对非结构化数据存在数量巨大、模式滞后问题,基于现实数据存在的诸多特征,提出来非结构化数据特征模型建模。文中重点论述了基于智能电网大数据的非结构化数据特征建模的关键技术,包括原始数据以及特征数据的存储、查询以及数据可视化、特征空间的选取等。
- 蔡宇翔付婷倪时龙苏江文刘心
- 关键词:非结构化数据
- 考虑经济运行的多微网与配网功率交换能力态势感知方法被引量:4
- 2018年
- 为了研究微网与配网之间的功率交换能力,首先,微网控制层建立包含微网综合成本和功率交换能力的优化模型,预估微网的功率交换可行域。配网控制层依据系统安全裕度指标建立功率交换可行域校正模型,实现多微网与配网间功率交换能力评估。其次,利用点估计方法构造随机变量的估计点,并通过微网层确定性优化模型求解,在保证求解速度的同时计及了多种不确定因素。最后,利用典型的微网和配网测试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功率交换能力评估结果可为多微网自主参与需求响应市场以及与上层电网间的协调优化、快速备用响应提供参考。
- 宣菊琴郑洁云苏江文王秋琳戴太文刘心马汉斌艾芊肖斐
- 关键词:态势感知点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