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钊罡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槐定
  • 3篇槐定碱
  • 2篇总黄酮
  • 2篇戊巴比妥
  • 2篇戊巴比妥钠
  • 2篇脑电
  • 2篇脑电波
  • 2篇黄酮
  • 2篇巴比妥钠
  • 1篇单胺
  • 1篇单胺氧化酶
  • 1篇地西泮
  • 1篇氧化酶
  • 1篇氧自由基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正交实验法
  • 1篇色氨酸
  • 1篇色胺
  • 1篇神经元

机构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陆钊罡
  • 4篇彭晓东
  • 3篇侯延辉
  • 2篇王锐
  • 1篇程瑞凤
  • 1篇赵伟鸿
  • 1篇景晶
  • 1篇王基云
  • 1篇王妍
  • 1篇华冰
  • 1篇杨卫东
  • 1篇肖旭
  • 1篇樊紫周
  • 1篇姚遥
  • 1篇果嘉
  • 1篇卢宁清
  • 1篇牟青春
  • 1篇张振华

传媒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甘草总黄酮提取部位抗小鼠抑郁活性可能与其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有关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探讨甘草总黄酮提取部位(LF)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KM小鼠分别每天po给予LF 5,30和180 mg·kg-1,连续21 d,于第1天、第7天和第21天给药后1 h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ST),记录4 min内不动时间;另取KM小鼠,按照FST的实验分组处理,于第1天、第7天和第21天po药后1 h进行悬尾实验(TST),记录4 min内不动时间。ICR小鼠分别每天po给予LF 50,150和400 mg·kg-1,连续7 d,进行利血平诱发症状拮抗实验(ART),于末次给药后1 h采用记录小鼠运动不能、上睑下垂和监测肛温;另取KM小鼠,分别每天po给予LF 50,150和400 mg·kg-1,连续7 d,于末次给药1 h后sc阈致死剂量的育亨宾,观察24 h小鼠存活情况;取KM小鼠,分别每天po给予LF 50,150和400 mg·kg-1,连续7 d,第8天进行5-羟色氨酸诱导的甩头实验(HTT),记录30 min内的甩头次数,并检测皮质、海马和丘脑中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结果 FST和TST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F能够减少小鼠游泳和悬尾的不动时间(P<0.05),且与氟西汀有相似的时-效特点。ART实验结果显示,LF能够拮抗给予利血平1 h后引起的小鼠上睑下垂和运动不能(P<0.05),但不能够拮抗4 h后引起的小鼠体温降低。LF对育亨宾阈致死剂量引起的小鼠死亡没有协同增加作用;LF 150和400 mg·kg-1均能明显协同增加注射5-羟色氨酸后甩头次数(P<0.05),小鼠皮质、海马和丘脑中MAO活性与正常对照无差异。结论 LF在急性绝望小鼠模型上具有抗抑郁样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直接增强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有关。
程瑞凤景晶华冰薛旻秋陆钊罡赵伟鸿樊紫周果嘉杨卫东王英华彭晓东
关键词:甘草黄酮5-羟色氨酸单胺氧化酶
槐定碱致癫痫样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槐定碱(sophoridine)致痫大鼠清醒核团脑电(IEEG)变化特点;研究痫样特征分类和致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埋藏电极记录清醒大鼠核团脑电(intracranial electroencepholography,IEEG)的方法,观察槐定碱对大鼠产生痫样放电的特点,并判断致痫原发部位;采用小鼠模型实施工具药拮抗实验,探讨槐定碱所致癫痫样发作的作用机制及类型。结果:海马齿状回(DG)内颗粒细胞对于槐定碱致痫作用最敏感,其次是内侧穿行通路(PP)和颞叶皮层(TC)。阈下催眠剂量的地西泮、催眠剂量的巴比妥钠可以对抗槐定碱引起的痫样惊厥的发生;对抗最大电休克剂量的苯妥英钠不能对抗槐定碱引起的痫样惊厥的发生,但可以减缓惊厥的发生时间和小鼠的死亡时间。结论:海马内部异常放电在槐定碱致痫作用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海马部位可能是痫样发作的原发部位;槐定碱的致动物癫痫样发作属于临床小发作类型,地西泮是较理想的预防药物。
彭晓东陆钊罡牟青春侯延辉
关键词:槐定碱脑电波癫痫地西泮戊巴比妥钠苯妥英钠
正交实验法优选沙枣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沙枣花醇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提取沙枣花(elaeagnus angustifolia blossoms,EAB)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观察了沙枣花醇提物(the alcohol extracts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blossoms,AE-EAB)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作为显色剂,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沙枣花总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70%乙醇回流3次,1h/次。AE-EAB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 EAB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1D3。AE-EAB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
王基云陆钊罡王丹肖旭张振华姚遥王锐王妍
关键词: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正交实验氧自由基
槐定碱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槐定碱对麻醉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埋藏电极记录麻醉大鼠海马齿状回诱发电位的方法,以群峰电位(PS)幅度和群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pEPSP)斜率为观察指标,观察腹腔注射槐定碱(3.0、6.0、12.0 mg.kg-1)对基础突触传递和高频刺激诱导长时程增强(LTP)诱导的影响。结果槐定碱能够明显增大基础突触传递的诱发电位PS幅值且不呈剂量依赖关系,但对pEPSP slope没有影响;能够促进条件刺激引发的pEPSP斜率LTP现象且不呈剂量依赖关系,但对PS幅度没有影响。结论槐定碱对基础突触传递过程中海马齿状回(DG)颗粒细胞的兴奋性有促进作用,但对大鼠内侧穿行通路(MPP)-DG通路形成的突触联系过程没有影响;对高频刺激诱发LTP后突触后颗粒细胞的兴奋性没有影响,但对高频刺激诱发LTP后的突触传递过程有促进作用。
侯延辉彭晓东陆钊罡王锐
关键词:槐定碱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群峰电位
槐定碱致大鼠惊厥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槐定碱(sophoridine)致惊厥大鼠清醒核团脑电变化,探讨槐定碱致惊厥作用特点。方法采用慢性埋藏电极记录清醒状态大鼠核团脑电的方法,观察槐定碱致惊厥的脑电特点并确定惊厥原发部位。结果杏仁核(amygdale)和海马(hippocampus)脑区对于槐定碱致惊厥作用敏感。杏仁核或(和)海马-内嗅皮层-颞叶皮层通路可能是槐定碱致惊厥样放电扩布到整个皮层的主要途径。结论杏仁核或(和)海马内部异常放电在槐定碱致惊厥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陆钊罡侯延辉卢宁清彭晓东
关键词:苦豆子槐定碱脑电波惊厥戊巴比妥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