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婧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市场化进程、铁路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分析铁路投资建设与市场化的协同合作机制,实证考察铁路基础设施对本地及邻近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市场化与铁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合作效应。结果表明,铁路基础设施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铁路与市场化进程对本地经济产生正向协同合作效应;地理邻近地区市场化水平差异过大时,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进行铁路投资建设将吸引经济要素流入和企业转移。因此,在完善铁路基础设施的同时,应缩小区域间市场化水平差距,发挥市场化在铁路基础设施经济绩效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薛婧张梅青
- 关键词:铁路基础设施市场化
- 多渠道国际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效应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基于拓展后的Bertschek模型,结合交通基础设施的竞争效应、学习成本效应、区位效应和吸收扩散效应,采用2006—2016年省级数据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OFDI)、进出口、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DI、OFDI和出口产生本地创新溢出,正向影响邻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强化FDI向本地创新转化,是形成FDI本地创新溢出区域差异的原因之一;国际贸易创新溢出更易受到空间限制,交通基础设施减弱进出口创新溢出的空间衰减;研发投入、教育和互联网普及具有本地创新溢出,研发投入正向影响邻近地区。我国应改善高技术进口依赖,培养升级品牌企业,发挥进口创新效应;缩小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差异,实现双向国际技术溢出的兼顾和配合。
- 薛婧张梅青
- 关键词:国际技术溢出交通基础设施空间计量模型
-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R&D边际创新产出及要素市场扭曲的解释框架被引量:12
- 2018年
- 本文构建基于要素市场扭曲、研发投入竞争的R&D边际创新产出解释框架,利用改进后的知识生产函数及含有交叉项的空间计量模型,运用200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偏微分效应分解,研究支出分权、收入分权及财政压力对研发投入创新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制度、R&D政府与企业投入、FDI、互联网普及、金融业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均是本地创新能力增强的重要驱动因素;支出分权显著强化政府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缓解要素市场扭曲并倾向于"竞优";收入分权削弱地方政府提高政府资源利用效率的动力,具有干扰要素市场及研发投入向创新转化的可能;财政压力促使地方政府吸引创新要素和企业转移;总体上,分权有助于R&D向经济增长转化。地方政府行为已受到"创新标尺"的影响,支出分权和收入分权结构的调整和匹配是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
- 薛婧张梅青王静宇
- 关键词:财政分权R&D知识生产函数
- 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职住分离的背景被引量:4
- 2016年
- 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对北京职住分离的改善及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功能层级缺失,尚未适应现有职住空间格局;覆盖范围有限、空间形态不合理,无法有效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市郊线路规划为非贯穿式放射形态,远期将加剧职住空间失配;融资结构单一,无法支撑未来大规模网络化建设。因此,应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功能层级、基于远景规划审慎扩大网络范围、优化市郊线路空间布局、加强新城局域级网络及综合枢纽建设、实现多层次融资体系构建及物业联合开发。
- 薛婧张梅青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网络城市空间结构
- 财政压力与环境污染——交通基础设施区域非均衡视角被引量:7
- 2019年
- 基于财政压力影响本地及邻近地区污染的内在机制及交通基础设施调节作用分析,利用2004~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检验财政压力及其与各等级公路交互项对污染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研究表明,财政压力通过税收政策、环境管制、贸易壁垒及资源配置干预影响污染排放;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弱化财政压力的污染空间效应;财政压力及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差异扩大地区污染差距;环境治理投入对污染产生挤出效应。建议提升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匹配水平、缩小财政压力及交通基础设施省际差距,构建污染治理区域合作机制。
- 薛婧张梅青邢玉平
- 关键词:环境污染财政压力交通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