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桂英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荒漠增温效应对绿洲农作物影响机制研究
- 吕新张凤华塔依尔丁天云陈阜潘旭东赵强蒋桂英李鲁华王海江王绍明丁连军马兰花任岗李玉义
- 课题研究了荒漠对绿洲的增温效应规律、绿洲主要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对荒漠增温效应的响应机制及荒漠增温效应作用下绿洲农业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增温效应的实质是沙漠通过自身特殊的热性能,迅速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热能,又以热能形式转移到绿...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农作物种植
- 水氮运筹对新疆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为探明水氮运筹对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规律,2017年和2018年在田间滴灌条件下设置1500、3750、6000和8250 m3·hm^-24种灌水量(分别用W1、W2、W3和W4表示)和0、225、300和375 kg·hm^-24个施氮水平(分别用N0、N1、N2和N3表示),比较分析了不同水氮处理下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的茎蘖数、茎蘖成穗率、LAI、粒叶比、花后干物质生产力和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两年中,春小麦茎蘖数、茎蘖成穗率、LAI、粒叶比、花后干物质生产力及产量在相同氮素营养条件下随灌水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且以W3最大;在相同水分条件下随施氮水平的提高也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以N2最大。在所有处理中,W3N2处理的春小麦茎蘖数、茎蘖成穗率、LAI、粒叶比、花后干物质生产力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值均最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水6000 m3·hm^-2和施氮300 kg·hm^-2为滴灌春小麦最佳的水氮组合。
- 欧阳雪莹蒋桂英蒋桂英冉辉
- 关键词:水氮运筹滴灌小麦
-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滴灌春小麦花后同化物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研究减氮条件下新疆滴灌小麦高产高效的调控途径,分析滴灌春小麦花后同化物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调控效应,为新疆滴灌春小麦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同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采用裂区设计,氮素为主区,品种为副区;于2019年在田间滴灌条件下设置7种减氮配施有机肥水平(N CK、N 5、N 10、N 15、N 20、N 25、N 0),比较分析不同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条件下,强筋小麦新春38号和中筋小麦新春49号的花后同化物转运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变化。【结果】在灌浆期内,花后干物质(茎、叶)随灌浆期推进呈先升后降趋势,峰值出现在花后14 d,而穗干物质则呈逐渐增大的变化。随减氮配施有机肥程度增加,2个品种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花后干物质转移率、花后贡献率、粒重及灌浆各参数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N 15处理下各指标均达到最优值,N 15>N 20>N 25>N 10>N 5>N CK>N 0。2个品种的快速累积持续时间(t 2~t 1)、平均灌浆速率(V mean)、最大灌浆速率(V max)与粒重间均存在显著关系,且平均灌浆速率与粒重间的直接效应最大,2个品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1.0347和0.9573。在N 15处理下,V mean相比其它处理分别增长了1.92%~30.58%(新春38号),1.02%~27.93%(新春49号)。【结论】在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下,以N 15处理(85%N+15%有机肥)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转运率及贡献率最高,籽粒粒重最高,与之相关的灌浆各参数表现最优,即N 15处理为最优配比组合。
- 欧阳雪莹罗玉琴蒋桂英
- 关键词:滴灌春小麦灌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