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光宇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小麦
  • 12篇强筋
  • 8篇强筋小麦
  • 4篇作物
  • 4篇系谱
  • 4篇系谱法
  • 3篇育种
  • 3篇农作
  • 3篇农作物
  • 3篇农作物品种
  • 3篇作物品种
  • 3篇兼用
  • 3篇兼用型
  • 2篇蛋白亚基
  • 2篇性状
  • 2篇选育
  • 2篇亚基
  • 2篇优质强筋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机构

  • 17篇黑龙江省农业...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 4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17篇白光宇
  • 16篇宋庆杰
  • 16篇宋维富
  • 16篇张春利
  • 16篇杨雪峰
  • 16篇刘东军
  • 16篇赵丽娟
  • 16篇辛文利
  • 14篇肖志敏
  • 7篇张延滨
  • 3篇赵海滨
  • 1篇刘凯

传媒

  • 8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中国种业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东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包面条兼用型小麦新品种—龙麦77
2024年
龙麦7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最新育成推广的面包面条兼用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配置杂交组合“龙04F3-3627-3/龙07F3-3509-1”,2009-2014年田间种植F_(1)~F_(6)代,后代以生态系谱法选择为主,并结合分子标记、品质分析、病害鉴定、产量比较等手段,经多年选育,于2014年决选稳定品系龙14-4112。2022年5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20064。2023年5月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杨雪峰宋维富刘东军赵丽娟仇琳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张延滨白光宇孙雪松
关键词:兼用型田间种植病害鉴定作物资源
优质超强筋高抗穗发芽小麦品种龙麦39及栽培技术被引量:6
2020年
优质超强筋抗穗发芽小麦品种龙麦39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2019年更名为作物资源研究所)小麦品质育种团队以光温生态育种和品质育种理论方法为指导,利用生态派生系谱法选育出的适合黑龙江省东部麦产区的优质、广适、高抗穗发芽的超强筋春小麦品种。201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推广。
杨雪峰宋维富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张延滨肖志敏赵海滨白光宇孙志玲孙雪松
关键词:抗穗发芽小麦
强筋小麦龙麦26Glu-A3d基因遗传效应初步研究
2023年
龙麦26是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的核心亲本,为进一步提高该品种品质潜力,拓宽其遗传基础,利用分子标记和6次选择性回交相结合的手段,将Glu-A3位点最优基因Glu-A3d导入龙麦26遗传背景之中,利用BC5F1、BC6F1群体和龙麦26的Glu-A3位点近等基因系为试材进行Glu-A3d基因遗传效应评价。结果表明,在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遗传背景下,导入Glu-A3d基因使籽粒蛋白、干面筋、面筋指数、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指标3年平均分别提高0.07%、-2.13%、10.73%、0.13%、1.57%和4.97%。Zeleny沉降值和粉质仪的断裂时间2年平均分别提高3.05%和12.65%。以上结果表明,导入Glu-A3d基因使龙麦26品质性状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白光宇张春利辛文利
关键词:强筋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进展及产业发展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东北春麦区是中国强筋小麦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化进展较大:创建的强筋小麦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已成功运用于东北春小麦育种之中;选育推广的优质高产多抗强筋小麦新品种,使当地小麦主导(栽)品种实现了强筋化;创建的强筋小麦基因库和多赢产业化模式,为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与物质保障。本文总结了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进展,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未来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一些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推动东北春麦区乃至中国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白光宇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关键词: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
不同类型钾肥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不同类型钾肥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为试材,进行两种类型钾肥的对比试验。设置4个处理水平,分别为0、22.5、37.5、52.5 kg/hm^(2)。结果表明,硫酸钾在不同处理水平下,各主要品质指标均表现差异不显著;氯化钾在不同处理水平下,籽粒蛋白、沉降值、面筋指数、吸水率、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表现差异不显著,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则表现差异显著。两种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均为37.5 kg/hm^(2)。在土壤肥力较好且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施用氯化钾比硫酸钾更适用于强筋小麦生产,这样既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又起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
杨雪峰宋维富宋维富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张延滨肖志敏白光宇孙志玲王晓楠张宝辉
关键词:钾肥小麦
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龙144861被引量:1
2021年
龙144861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8年以龙麦35为母本、龙祁10135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生态系谱法选择,并于2014年决选稳定品系龙14-4861。2015-2016年参加所内产量鉴定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2017-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0年7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2020L0003。
杨雪峰宋维富宋维富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张延滨赵海滨
关键词:优质强筋小麦农作物品种作物资源
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龙麦76被引量:1
2022年
龙麦7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小麦育种团队选育出的强筋小麦新品种,2008年以龙04-4798/龙祁10135为母本、龙06-7767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采用生态派生系谱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选育而成。2014年选出稳定品系龙14-5000。于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210005。
赵丽娟宋维富杨雪峰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白光宇
关键词:强筋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兼用型小麦育种系谱法农作物品种
优质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龙麦63被引量:3
2019年
优质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龙麦63系利用生态派生系谱法选育出的集优质、抗病、抗倒伏优良基因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推广。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春小麦区种植。
杨雪峰宋维富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张延滨肖志敏赵海滨白光宇孙志玲孙雪松
关键词:强筋小麦
7^(OE)+8^(*)亚基对东北强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影响研究
2024年
小麦品质改良是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Glu-B1位点7^(OE)+8^(*)亚基为超强筋小麦品种必备基因。为了明确该亚基在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遗传背景下的品质遗传效应,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和选择回交相结合的手段,将7^(OE)+8^(*)亚基定向导入到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和龙麦35(Glu-B1位点均为7+9亚基)的遗传背景之中,对BC_(5)F_(1)、BC_(6)F_(1)群体和自交BC6F2鉴定获得的纯合品系进行7^(OE)+8^(*)亚基遗传效应评价。结果表明,在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7+9)和龙麦35(7+9)遗传背景下转入7^(OE)+8^(*)亚基后,其干面筋、面筋指数、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间、拉伸面积、延伸性和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指标3年平均分别提高1.3%(P=0.82)和1.8%(P=0.49)、6.6%(P=0.59)和4.7%(P=0.37)、55.0%(P=0.24)和35.8%(P=0.56)、44.5%(P=0.43)和32.8%(P=0.73)、41.4%(P=0.31)和30.0%(P=0.66)、28.0%(P=0.05)和23.4%(P=0.37)、6.5%(P=0.47)和5.8%(P=0.42)、19.5%(P=0.31)和18.0%(P=0.38);Zeleny沉降值2年平均分别提高6.8%和11.4%。以上结果表明,在2个强筋小麦品种遗传背景下,Glu-B1位点转入7^(OE)+8^(*)亚基较7+9亚基对各项品质指标改良均存在正向效应,但提高幅度存在差异,对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间、最大抗延阻力、拉伸面积等衡量面筋质量的指标提高幅度更大,表明该亚基对面筋质量改良效应显著。综上所述,7^(OE)+8^(*)亚基可作为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遗传背景下品质性状进一步改良的优选基因,为超强筋小麦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
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刘东军仇琳宋庆杰白光宇张春利辛文利
关键词:小麦强筋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被引量:3
2023年
为明确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主要品质水平,对32份集聚Ax2^(*)/Bx7+By8或By9/Dx5+Dy10亚基和wx-B1b基因的春小麦品种(系)进行面粉品质相关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面筋指数平均为94.4%,能量平均为122 cm^(2),延伸性平均为146 mm,最大拉伸阻力平均为654 EU;糊化温度平均为63.7℃,峰值粘度平均为1125 BU,峰值温度平均为87.4℃,各品质指标表现优良。对近年审定的4个品种进行面制品评分发现,面包评分平均为84.3,面条评分平均为86.2,饺子皮评分平均为84.3,均属于优质面包面条兼用型品种。对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面筋指数、拉伸参数等与淀粉糊化特性相关不显著,面筋质量与淀粉特性可实现同步改良。Ax2^(*)/Bx7+By8或By9/Dx5+Dy10/wx-B1b可作为兼用型强筋小麦优质基因集聚类型之一,在品质改良中加以利用。本研究中,龙19-9859、龙19-9876、龙19-9878、龙18H2305、龙蒙麦9030、龙麦77、龙麦86及龙麦94为优异面包面条兼用型品种(系)。
杨雪峰宋维富宋维富刘东军赵丽娟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白光宇仇琳王晓楠
关键词:强筋小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