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雪沁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电网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风电
  • 4篇储热
  • 2篇电渗透
  • 2篇约束函数
  • 2篇运行方式
  • 2篇梯度算法
  • 2篇能源
  • 2篇热电
  • 2篇热电联产
  • 2篇热电联产机组
  • 2篇热系统
  • 2篇供热机组
  • 2篇海上风电
  • 2篇储热系统
  • 1篇电机
  • 1篇电价
  • 1篇电力
  • 1篇需求响应
  • 1篇优化配置
  • 1篇再生能源

机构

  • 8篇国网北京经济...
  • 2篇国家电网公司
  • 2篇北京华建网源...

作者

  • 8篇徐彤
  • 8篇田雪沁
  • 6篇王新雷
  • 2篇罗家松
  • 1篇齐立忠
  • 1篇袁兆祥
  • 1篇颜静
  • 1篇潘尔生
  • 1篇邢媛
  • 1篇马实一

传媒

  • 2篇电力建设
  • 1篇中国能源
  • 1篇2015年中...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美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4
2013年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天然气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对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有益的相关经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提高用户供能安全的方式,热电比越大,节能环保效益越明显,在相关机组配置下并且热电比>1时,该效益可能高于天然气联合循环+燃气锅炉的供能方式。在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初期,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与支持,不断建立相关法规标准,引导其健康规范发展。这一点,在当前国家充分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时,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王新雷田雪沁徐彤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
配置储热系统的供热机组与风电联合运行方式分析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然而,我国风能资源多集中与“三北”地区,与我国传统供热区域重合,冬季供热机组调峰能力受限与风电集中大发的矛盾突出,如何协调两者间的运行关系已成为许多地区制约风电发展...
田雪沁王新雷徐彤
关键词:供热机组储热风电运行方式
海上风电供给模型与发展规模预测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预测现行电价政策下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规模,构建了供给模型:以我国沿海全部100多个海上风电规划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Weibull模型计算项目年发电量,利用自上而下和数据拟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投资模型计算项目发电成本,基于项目基准收益率的定义,首次给出了基于规划项目的我国海上风电供给曲线。根据海上风电供给曲线,考虑现行固定电价政策给定的电价水平,预测我国海上风电近期的发展规模。根据我国海上风电上网电价和当地脱硫燃煤标杆电价的差异,还计算了我国海上风电预测规模对应的年总补贴额和相应电价附加增量,并首次使用总装机容量、年总发电量、年总补贴额和电价附加增量四维坐标图度量不同上网电价条件下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规模和补贴状况。
袁兆祥罗家松田雪沁徐彤王新雷齐立忠
关键词:海上风电上网电价
欧洲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即使在海上风电相对成熟的欧洲,其发展速度与装机规模仍远小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仍处于发展的初期.海上风电建设成本尚未呈现规模化效应,目前主要受离岸距离、海水深度等建设条件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建设地点向更深、更远海域拓展,建...
徐彤田雪沁罗家松邢媛王新雷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
文献传递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储热促进风电消纳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储热促进风电消纳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预先设置带储热系统的热电联产机组模型,得到储热系统容量和风电渗透率;2)根据热负荷约束函数、储热系统容量约束函数和风电出力约束函数,得到电力系统最...
田雪沁徐彤王新雷颜静宋崇明
配置储热系统的供热机组与风电联合运行方式分析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然而,我国风能资源多集中与'三北'地区,与我国传统供热区域重合,冬季供热机组调峰能力受限与风电集中大发的矛盾突出,如何协调两者间的运行关系已成为许多地区制约风电发展...
田雪沁王新雷徐彤
关键词:供热机组储热风电运行方式
文献传递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储热促进风电消纳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储热促进风电消纳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预先设置带储热系统的热电联产机组模型,得到储热系统容量和风电渗透率;2)根据热负荷约束函数、储热系统容量约束函数和风电出力约束函数,得到电力系统最...
田雪沁徐彤王新雷颜静宋崇明
文献传递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接纳的技术与实践被引量:16
2017年
我国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与发电量最大的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接纳问题日益突出,寻求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将是"十三五"期间的重大任务。为此,该文从电力系统整体出发,分别从电网侧、发电侧及用户侧,梳理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接纳的技术现状,总结了其技术特征与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接纳格局的改善提供借鉴。在电网侧,特高压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电网智能化技术将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在更大范围的接纳提供坚强纽带,实现发电侧与用户侧间更为灵活、紧密的联系;在发电侧,常规机组的灵活调节技术、可再生能源的精细预测及主动控制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将推动我国各类电源运行方式的深度转变;在用户侧,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热、需求侧响应与虚拟电厂等技术将为终端用户主动、柔性地调节自身负荷、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提供解决方案。依托特高压输电技术、融入大市场,实现可再生能源最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重要选择。
潘尔生王新雷徐彤田雪沁马实一颜静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特高压优化配置需求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