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合金
  • 5篇储氢
  • 5篇储氢合金
  • 3篇相结构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性能
  • 2篇稀土
  • 2篇PR
  • 2篇SM
  • 2篇GD
  • 2篇X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失配
  • 1篇退火
  • 1篇退火温度
  • 1篇稀土系
  • 1篇金相
  • 1篇金相结构
  • 1篇快凝
  • 1篇混合稀土

机构

  • 6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作者

  • 6篇罗永春
  • 6篇王浩
  • 2篇邓安强
  • 1篇康龙
  • 1篇李新宇

传媒

  • 2篇材料导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金属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退火温度对无镁La-Y-Ni系A_2B_7型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用XRD、SEM、EDS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_2B_7型La_(0.33)Y_(0.67)Ni_(3.25)Mn_(0.15)Al_(0.1)储氢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铸态组织由2H-Ce_2Ni_7、3R-Gd_2Co_7、CaCu_5和3R-Ce_5Co_(19)型相组成;随退火温度(850~950℃)升高,Ce_2Ni_7型主相丰度和晶胞体积逐渐增加,至950℃退火后,CaCu_5和Gd_2Co_7型相基本消失,主相Ce_2Ni_7型相丰度和晶胞体积均达到最大值;退火温度≥950℃时,Ce_2Ni_7型和Ce_5Co_(19)型相丰度分别又有所减少和增加。950℃退火合金具有较低的放氢平台压(1.92~8.70 k Pa)和较高的电化学放电容量(371 mAh/g),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S100达到89%。退火合金电极的HRD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950℃退火合金具有最佳的大电流放电性能(HRD900=83.4%)。氢在合金中的扩散是影响其高倍率放电性能的控制因素。
王浩罗永春邓安强赵磊姜婉婷
关键词:储氢合金
退火处理对A_2B_7型La_(0.63)(Pr_(0.1)Nd_(0.1)Y_(0.6)Sm_(0.1)Gd_(0.1))_(0.2)Mg_(0.17)Ni_(3.1)Co_(0.3)Al_(0.1)储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利用高频感应熔炼法制备La0.63(Pr0.1Nd0.1Y0.6Sm0.1Gd0.1)0.2Mg0.17Ni3.1Co0.3Al0.1储氢合金,对铸态合金在900℃下退火热处理24h。结构分析表明,铸态合金微观组织由CaCu5型结构、Ce5Co19型结构及Ce2Ni7型结构三相组成,而退火合金则是单相Ce2Ni7型结构。铸态和退火合金电极均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退火合金电极放电曲线更为平坦和宽阔。两种合金电极腐蚀电位基本一致,但铸态合金电极腐蚀电流更大。合金经过退火后其电极循环稳定性(S100=83.5%)明显优于铸态合金电极(S100=69%)。在100次电化学充放电循环内,低容量充电时,退火合金电极容量不衰减,合金电极容量衰减的充电容量临界点为活化最大放电容量(Cmax)的90%。铸态和退火合金电极动力学性能差别不大,铸态合金电极高倍率放电主要由氢在其体相中扩散控制,退火合金电极高倍率放电则主要由其表面电荷转移控制。
邓安强邓安强罗永春王浩罗元魁
关键词:储氢合金相结构
新型无镁YNi3.5-xAlx(x=0~0.3)储氢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和真空退火热处理制备了YNi 3.5-x Al x(x=0,0.05,0.1,0.15,0.2,0.3)合金。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主相为A 2B 7超点阵结构相。当x=0时,合金主相为Gd 2Co 7,加入Al后,合金主相变为Ce 2Ni 7,Al在Ce 2Ni 7相中主要占据CaCu 5结构的6h位置。Al在Ce 2Ni 7相中的固溶度有限,当x>0.1时,合金中出现CaCu 5第二相,且Al更多的是固溶到CaCu 5相中。Al在Ce 2Ni 7相中固溶越多,超点阵Laves和CaCu 5两个结构单元体积失配越小。加入Al后,合金电极吸/放氢平台降低,当x>0.1后,由于出现CaCu 5第二相,平台压稍有升高。合金电极最大放电容量随Al含量增加整体升高,从x=0时的105.52 mAh·g^-1上升到x=0.3时的282.7 mAh·g^-1。随Al含量增加,尤其当x≥0.1后,Al更多的是固溶到CaCu 5第二相,在Ce 2Ni 7主相中固溶逐步减少,合金Laves和CaCu 5两个结构单元体积失配加大,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整体呈下降趋势,从x=0时的52.89%到x=0.3时的6.5%。Y 2Ni 7合金电极动力学较差,HRD 900只有5.83%。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动力学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在x=0.15时HRD 900达到79.04%。在Al含量较低(x≤0.15)时,合金电极高倍率性能主要取决于氢在合金体相内的扩散速率,在Al含量较高(x>0.15)时,合金电极高倍率性能主要取决于合金电极表面电荷的转移速率。
邓安强邓安强罗永春王浩郑坤
关键词:失配电化学性能
A_2B_7型La_(0.63)(Pr,Nd,Y,Sm,Gd)_(0.2)Mg_(0.17)Ni_(3.1)Co_(0.3)Al_(0.1)储氢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用Pr、Nd、Y、Sm和Gd按一定比例组成混合稀土对La进行部分替代,通过分别增加混合稀土中各元素的含量获得5种合金试样(分别用Pr0.6、Nd0.6、Y0.6、Sm0.6和Gd0.6表示),研究了混合稀土组成对A2B7型La_(0.63)(Pr,Nd,Y,Sm,Gd)_(0.2)Mg_(0.17)Ni_(3.1)Co_(0.3)Al_(0.1)退火合金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合金相结构分析表明,合金微观组织均由主相2H-Ce2Ni7型和CaCu5型第二相组成,其中Y0.6合金的Ce2Ni7型相丰度最高(93.3%(质量分数))。合金中Ce2Ni7型和CaCu5型相晶胞体积均随A端元素平均原子半径的减小而逐渐降低。电化学分析表明,合金放氢平台压力为0.013~0.054 MPa,最大储氢量(Hmax/M)为1.23%~1.42%(质量分数),其中Y0.6合金具有最高的电化学放电容量(404.4 mAh/g)和最佳的容量保持率(S100=93.50%);合金电极高倍率放电性能HRD按试样Gd0.6、Sm0.6、Y0.6、Nd0.6、Pr0.6顺序依次减小。混合稀土中适量增加Y元素可显著提高和改善合金电极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杨阳罗永春梅兴志王浩邓安强
关键词:相结构
快凝储氢合金La_(0.8)Ce_(0.2)Ni_(4.65-x)Mn_(0.9)Ti_(0.05)(V_(0.3)Fe_(0.4)Al_(0.3))_x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熔铸和快凝技术制备过计量比AB5.6型储氢合金La0.8Ce0.2Ni4.65-xMn0.9Ti0.05(V0.3Fe0.4Al0.3)x(x=0~1.0),研究了(V0.3Fe0.4Al0.3)对铸态和快凝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和SEM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组织由基体Ca Cu5型相和少量第二相组成;当x〈0.7时,快凝合金组织为计量比是AB5.5的Ca Cu5型单相组织,当x≥0.7后,合金中形成少量富La的La-Ni相;铸态与快凝合金的晶胞参数a,c及晶胞体积V均随x的增加而增加,快凝合金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明显大于铸态组织。室温(298 K)下铸态和快凝合金的放氢平台压随x的增加均依次降低,其中快凝合金放氢平台压降低幅度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x的增加,铸态和快凝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均呈下降趋势,但电极循环稳定性逐渐提高;x=0.3~0.5时,快凝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为306~316 m Ah·g-1,经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S100达90%左右,快凝合金电极的循环寿命明显优于铸态合金。
李新宇罗永春王浩康龙
La-Mg-Ni系A2B7型储氢合金表面包覆NAFION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采用蒸发溶剂相转化方法对La-Mg-Ni系储氢合金表面实施包覆NAFION,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FION溶液对合金表面包覆效果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蒸发溶剂可使NAFION在储氢合金表面形成不同形态的NAFION功能性包覆层,随NAFION稀释比例不断增大,合金颗粒表面NAFION的包覆形态由分散和凸起的白色片状物逐渐向形成薄且铺展性较好的薄膜状产物变化,但未形成连续完整的包覆层。电化学分析表明,包覆后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有所提高,其中NAFION稀释比例为1∶5时的合金电极放电容量最大(387.3mA·h/g)和循环稳定性最好,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该合金电极容量的保持率S100达到89.0%,其性能优于未包覆的裸合金。表面包覆NAFION后,合金电极大电流放电性能明显下降,其HRD900由裸合金时的81.6%降至包覆后的68.1%。合金电极反应时表面电子交换阻力的增加(或交换电流密度I0减小)是影响包覆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王浩罗永春邓安强赵磊
关键词:NAFION表面改性电化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