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

作品数:33 被引量:178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美国政治
  • 10篇特朗普
  • 7篇政府
  • 7篇政治
  • 7篇外交
  • 6篇政党
  • 6篇内政
  • 6篇主义
  • 6篇美国外交
  • 5篇国内政治
  • 4篇自由国际主义
  • 4篇逻辑
  • 4篇国际主义
  • 3篇大选
  • 3篇中期选举
  • 3篇自由主义
  • 3篇联盟
  • 3篇美国对外战略
  • 3篇极化
  • 2篇地缘

机构

  • 3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外交学院

作者

  • 31篇王浩
  • 1篇叶成城

传媒

  • 7篇美国问题研究
  • 5篇世界知识
  • 4篇当代亚太
  • 3篇世界经济与政...
  • 3篇美国研究
  • 2篇现代国际关系
  • 2篇统一战线学研...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国际问题研究
  • 1篇当代韩国
  • 1篇国际关系研究
  • 1篇当代美国评论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权力、政治、结构:重释美国大战略的演化逻辑与历史周期
2023年
近年来,美国大战略的深层调整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无论是特朗普政府对自由主义传统的背离,还是拜登政府执政后自由主义的重振乏力,都表明美国大战略已走到一个重要拐点。为了对此进行论证,本文将以三大既有研究范式——国际体系中心范式、新古典现实主义和国内政治中心范式——为基础,构建一个由权力、政治和结构互动形成的分析框架,重释美国大战略的演化逻辑与历史周期。在该框架中,权力决定了美国大战略底色,国内政治博弈与国际体系结构则交互驱动着其演化。在权力崛起/强势期,美国大战略底色是扩张,其演化由国内政治博弈驱动。在权力衰落/弱势期,美国大战略底色是收缩,其演化由国际体系结构驱动。基于此,美国大战略的历史周期将被重划为三个“75年”:(1)权力弱势—收缩底色下由国际体系多极结构塑造的孤立主义周期(1789~1864);(2)权力崛起—扩张底色下由国内政治零和博弈塑造的现实主义周期(1865~1940);(3)权力强势—扩张底色下由国内政治正和博弈塑造的自由主义周期(1941~2016)。2017年以来,收缩底色再现表明权力的相对衰落使美国大战略开启了新的周期,其形态将是由国际体系结构驱动的现实制度主义。
王浩
关键词:美国大战略权力国内政治自由主义
拜登的故事
2020年
小约瑟夫·罗宾内特·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Jr),昵称乔·拜登(Joe Biden),1942年11月20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城市斯克兰顿(Scranton)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约瑟夫·拜登从事石油生意,母亲叫玛丽·伊丽莎白,父母双方有着英、法、爱尔兰人血统。拜登先后毕业于美国特拉华大学(历史学与政治学双学士)及雪城大学(法.律博士),是特拉华州的律师和政治家,民主党人,第47任美国副总统(2009~2017年)。
王浩
关键词:美国副总统爱尔兰人
从自由国际主义到现实制度主义:国内政治与二战后美国大国竞争战略变迁的逻辑被引量:9
2021年
二战结束以来,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有效应对大国战略竞争带来的挑战,美国外交在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针对苏联与中国的大国竞争战略。围绕美国大国竞争战略的生成及其变迁,国际关系学界先后提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对两者进行整合与优化的现实制度主义等基本范式加以解释。然而,这些既有研究普遍聚焦于国际体系层次,对中观层面的逻辑关注不足,因此存在经验解释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尝试在体系变量的基础上引入国内政治变量,通过构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表明美国大国竞争战略的生成及其变迁存在一种以内外互动为基础的底层逻辑,即不同时期国际体系压力与国内政治制度及经济结构之间的共振,使美国多元化的社会力量产生了差异化和动态化的外交利益诉求,从而引发了国内政治联盟的周期性分化重组,塑造出相应阶段主导美国大国竞争战略制定的国内政治结构。按照这一框架,二战后美国的大国竞争战略经历了以国内政治逻辑为导向的两次重大变迁,即东北部—南方政治联盟与两党冷战共识体制下的自由国际主义对苏竞争战略,以及政治联盟均势与两党对等极化体制下的现实制度主义对华竞争战略。基于此,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提供了阐释其对苏与对华竞争战略出现根本差异的新视角,其对美国对华竞争战略未来走向的影响应予以密切关注。
王浩
关键词:美国外交国内政治
结构、议程与整合困境:2022年中期选举后美国的政党政治走向被引量:4
2023年
刚刚落幕的2022年中期选举重塑了美国的政治格局,将给选后美国政党政治的走向带来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政党政治的结构、议程与整合三个方面。就结构而言,以两党极化和党内分化为特征的政党政治“双重极化”将进一步加剧。就议程而言,“经济优先”与“文化战争”两大核心议程间的张力会愈发显著。就整合而言,民主、共和两党内部都会出现更大的整合困境:民主党内进步派、温和派与中右派以及共和党内“特朗普化”与“去特朗普化”之间的较量将更为复杂。政党政治结构、政党政治议程与政党政治整合揭示了美国政治乱象背后的逻辑主线,也表明自2016年大选开始,美国的政党政治已经开启中长期意义上的转型重组进程。美国政党政治的乱象集中反映出西方民主政治的内在弊病,尤其是政治极化与社会分裂使国内治理赤字不断上升、政治民主质量显著下降,并且这些乱象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中国应对此有充分认识并预为之谋。
王浩
关键词:美国政治政党政治认同政治
拜登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型
2024年
拜登政府从护持美国霸权地位出发,全方位、深层次调整美国外交政策,逐步形成了既有别于传统自由国际主义、又有别于“特朗普主义”的“拜登主义”外交理念。拜登主义以“务实的现实主义”、“新华盛顿共识”-拜登经济学、内政-外交互联思维为内涵逻辑,致力于因应全球地缘政治之变、地缘经济之变和意识形态之变对美国霸权的冲击。拜登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出五大外交政策支柱并产生多方面战略影响,也面临一系列来自美国内政和外交层面的制约因素,能否成为推动美国外交政策转型的历史遗产有待观察。总体而言,拜登主义都代表了美国主流精英对时代变局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外交政策转型探索,有其重要意义。
王浩
走出周期:美国政党政治研究的范式转换与议程重置被引量:3
2022年
作为美国政治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政党政治研究近年频频面临来自实践的挑战。主流的政党重组/关键性选举模式、历史钟摆理论和渐进改良学派不仅未能解释为何2008年与2020年两次经济社会危机都没有推动美国政党政治进入新的周期,而且无法充分回应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尤其是“特朗普现象”的兴起。围绕美国政党政治演化逻辑的既有研究本质上是基于“周期范式”的学理探索,即依据经济周期决定政治周期的历史经验,将“经济—阶级”要素视为美国政党政治演化的核心变量。然而在冷战后多元文化主义影响日盛、人口结构加速调整及社交媒体带来的“对立叙事”与政治“回音室效应”愈演愈烈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美国的政党政治已经进入“后共识”与“部落化”时代。结果是,“文化—身份”矛盾正在取代“经济—阶级”矛盾成为推动美国政党政治演化的首要矛盾。传统的政党—阶级联盟问题、意识形态的左右之争与“经济—阶级”分化主导下的公共政策辩论随之不再处于美国政党政治实践议程的中心。因此,美国的政党政治研究需要摆脱周期桎梏、进行范式转换,构建一个新的以“文化—身份”要素为核心变量的“认同范式”。相应地,其研究议程也将重置为以基于价值观认同而非经济利益的政党“跨阶级联盟”问题、意识形态的外部化—极端化取向以及公共政策博弈的身份化—部落化趋势等为新的主题。
王浩
关键词:美国政治政党
从制度之战到经济竞争:国内政治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2009~2018)被引量:24
2019年
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地缘政治与国内政治两种逻辑共同作用的产物。冷战后,由于国际体系结构与美国国内政治结构分别出现单极化与两极化的发展趋势,地缘政治逻辑在美国对华政策制定中的重要性显著下降,国内政治逻辑的影响则迅速上升。与之相应,经济取代安全成为中美关系的首要议题。自奥巴马政府执政起,随着中美两国步入战略竞争时代,地缘政治在美国对华政策制定中的重要性再次突显,并成为未来中长期中美战略互动的决定性变量。然而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不同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连同中美战略竞争的主题却是由美国国内政治所界定的:从奥巴马政府到特朗普政府,变化了的国内政治动因促使上述主题经历了从基于自由主义的规则约束与多边制度竞争到基于现实主义的合作型施压与双边经济竞争的演化。因此,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是观察今后美国对华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
王浩
关键词:地缘政治美国政治
“特朗普现象”与美国政治变迁的逻辑及趋势被引量:19
2017年
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特朗普现象"及其蕴含的政党政治重组趋势,预示着美国政治正在步入一个新周期。因此,准确把握上述现象与趋势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是理解特朗普时代美国政治的逻辑前提。本文认为,"特朗普现象"对美国政治的冲击体现为民主党传统的东北部政治联盟在此次大选中出现分裂,其中大湖区"铁锈地带"白人蓝领中下层成了共和党的支持者,该党势力范围因此扩展到东北部,构建起了一个由南部、中西部和东北部"铁锈地带"组成的新政治联盟,进而推动形成了美国政治新一轮政党重组趋势。这就意味着,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里根革命"的新镀金时代正在终结,共和、民主两党"对等极化"政治格局下并行不悖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新自由主义与多元主义——正被本土主义取代,步入新周期的美国政治将更有可能回到古典自由主义发展路径,其核心特征是在摒弃新自由主义经济金融化、全球化理念与多元主义"政治正确"理念基础上的再工业化、自由放任式经济政策及文化保守主义。
王浩
关键词:美国政治古典自由主义
统合内政—外交双重逻辑——中美竞争背景下拜登政府国家供应链安全战略被引量:5
2023年
供应链安全已成为美国内政外交战略性议题。究其缘由,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及其暴露的美国供应链风险是诱因,以供应链为纽带的中美产业技术竞争催生的霸权焦虑是根源。因此,拜登政府国家供应链安全战略是中美竞争背景下霸权护持的新探索。文章从供应链安全与美国对外政策内外逻辑互动的既有研究出发,构建了一个统合内政—外交双重逻辑的分析折中主义框架,对该战略进行探讨。概言之,其生成以内外互通为逻辑,在维护美国经济安全与科技优势、助推中产阶级利益导向的国内改革和重建新政联盟以强化对华长期竞争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的同时,以重塑全球供应链体系和拓展盟伴关系强化对华长期竞争的外交与战略基础。其布局以内外互补为逻辑,将产业技术政策与供应链安全联盟战略紧密配合以分别推动供应链回流和友岸外包。其特点、影响与局限内外互联,表现为经济上的国家资本主义、政治上的民粹主义、外交上的伪多边主义及战略上的供应链安全化—意识形态化,在冲击全球供应链体系、加剧逆全球化与深化中美竞争的同时面临美国国内经济压力与政治极化、外交上联盟内部张力及战略上产业技术分工市场规律的结构性制约,因而该战略能否成为美国对华竞争新抓手需密切关注。
王浩宋天阳
关键词:供应链安全美国外交
社会联盟与美国对外战略演化的逻辑(1945-2015)被引量:16
2016年
国际关系学界围绕美国对外战略演化逻辑的研究形成了分别以体系和国家为核心变量的三种理论模式。然而,这些理论模式的自身缺陷使它们始终无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关于美国对外战略演化的因果解释机制。基于此,作者提出一个以社会联盟为切入点的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国内社会变量纳入研究范畴,表明以美国特殊的"国家—社会"关系为出发点,其对外战略演化背后的逻辑本质上体现的是一个以国际体系压力为干预变量、以国内政治过程为中介变量、以国内社会联盟格局演化为核心变量所形成的因果作用链条。以这一理论构建为基础,结合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战略变迁的进程,美国对外战略的历史演进可以具体划分为自由国际主义的兴起、衰落以及瓦解三个阶段,而直接推动上述阶段性演进的美国国内政治运作机制则经历了从"党派合作"——"强总统、弱国会"到"政治极化"——"弱总统、强国会"的变迁过程。当前,在国际体系压力"碎片化"和国内社会结构"两极化"的背景下,美国对外战略的未来走向将难免呈现出"钟摆"式特征。
王浩
关键词:党派合作自由国际主义美国对外战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