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德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维CT血管造影辅助下游离肩胛皮瓣修复肢体深度烧伤创面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技术辅助下,游离肩胛皮瓣修复肢体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四肢深度烧伤创面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7~65岁,病程1~3个月,均采用游离肩胛皮瓣修复。术前行3D-CT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设计与受区缺损的形状、大小相适应的个性化修复方案。术后观察患者皮瓣成活情况、颜色、质地,以及有无瘢痕挛缩、功能障碍等。结果3D-CTA技术能够明确供、受区解剖学结构,术中操作证实血管走行、分布和术前设计基本一致,术后21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至1年,见皮瓣颜色、质地、耐磨性、外观恢复较好,患肢活动功能恢复,背部供区未见明显瘢痕增生,肩关节功能正常。结论游离肩胛皮瓣血供可靠、切取范围大、操作方便、不损伤主干血管及供区隐蔽,是修复肢体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术前行3D-CTA检查,指导手术方案设计及实施,提高了术中血管吻合准确率。
- 马文国王成德王爱王廷丽
- 关键词:三维CT血管造影术肩胛皮瓣深度烧伤创面肢体
- 磁悬浮离心血心室辅助装置在体实验及其血液相容性被引量:3
- 2012年
- 背景:磁悬浮离心血心室辅助装置独特的心尖插管设计,可以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完成左心室插管,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避免体外循环的有害影响。目的:验证磁悬浮驱动离心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的在体可靠性。方法:将磁悬浮驱动离心式左心室辅助装置装置入口通过不停跳方式植入绵羊左心尖,出口与降主动脉吻合。手术前后行全血、生化以及血凝检查,期间不间断采集与辅助装置主体血心室辅助装置功能相关的数据,并做主要脏器宏观和病理检查。结果与结论:在体辅助38d期间辅助装置无机械故障发生,心室辅助装置的流入和流出道未见血栓沉积,血液和生化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实验羊无明显并发症,主要脏器宏观和病理检查表明无缺血或梗死。证实磁悬浮驱动离心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具有良好的在体血液相容性和可靠性。
- 李海洋吴广辉王成德蔺嫦燕侯晓彤陈琛杨鹏渠文波刘修建徐创业
- 关键词:磁悬浮在体实验血液相容性
- 三维CT血管造影辅助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辅助下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3月—2019年9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15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8~60岁。入院时创面面积为3.0 cm×3.0 cm~9.0 cm×8.0 cm。术前行3D-CTA检查,选择血管蒂长度合适、血流灌注好的腓动脉穿支血管。根据创面面积及3D-CTA检查定位的腓动脉穿支血管情况,设计及切取大小为3.5 cm×3.5 cm~9.5 cm×8.5 cm腓动脉穿支皮瓣,皮瓣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并与创面的神经吻合。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或取大腿中厚皮覆盖。观察术前3D-CTA检查拟切取的腓动脉穿支血管类型、管径、穿出位置与术中实际探测情况是否一致,记录皮瓣切取时长和术后皮瓣成活情况。术后12个月随访,指导患者按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足部功能,观察供区创面愈合情况及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该组患者术中探测到拟切取的腓动脉穿支血管类型为肌间隔穿支者12例、肌皮穿支者2例、肌肉-肌间隔穿支者1例,与术前3D-CTA检查结果一致。术前3D-CTA测量的腓动脉穿支血管管径为(1.38±0.17)mm,与术中测量的(1.40±0.19)mm相近(t=0.30,P>0.05);术前3D-CTA测量的穿支起始点至小腿外缘水平距离为(42±6)mm,穿支起始点至外踝尖水平的垂直距离为(219±14)mm,分别与术中测量的(43±6)、(221±15)mm相近(t值分别为0.46、0.38,P>0.05)。皮瓣切取时长为(31±6)min,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出现。术后12个月随访,足功能评定为优者11例、良者3例、中者1例;供区创面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无挛缩,肢体运动功能无影响。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是重建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前3D-CTA明确了�
- 王成德王爱孙继玲马文国王建国
- 关键词:肢体运动功能腓动脉穿支血管管径血管危象MARYLAND
- 三维CT血管造影辅助下游离足底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掌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CTA)辅助下游离足底内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掌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8年1月,益都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11例手掌深度烧伤创面患者,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19~53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3.0 cm×2.5 cm^8.0 cm×6.0 cm。术前行足部CTA检查,采用计算机软件重建三维数字化模型,了解供区动静脉起始位置、走行、分布等,并根据创面面积、形状等设计足底内侧穿支皮瓣,皮瓣面积为3.5 cm×3.0 cm^8.5 cm×6.5 cm。皮瓣覆盖创面后,将足底内侧动脉穿支与尺动脉腕上皮支端端吻合,其伴行静脉或大隐静脉属支与尺动脉腕上皮支伴行静脉端端吻合,隐神经终末支或足背内侧皮神经与尺神经掌浅支端端吻合。供区创面取同侧大腿外侧全厚皮覆盖。对比术中观察的足底内侧动脉穿支情况与三维CTA重建图像的一致性。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随访时皮瓣外观、功能等,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等级评定。结果术中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的起始位置、走行、分布情况和术前三维CTA重建图像基本一致。术后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1年,皮瓣外观较好,无明显臃肿、无色素沉着、弹性较佳,两点辨别觉距离为5.0~8.0 mm,评定为优4例、良6例、可1例。结论游离足底内侧穿支皮瓣是修复手掌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选择,术前行三维CTA,可探知血管变异情况,术中血管吻合准确率高。
- 马文国王成德王爱刘飞
- 关键词:手掌三维重建技术
- 烧伤湿润医疗技术治疗患者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健康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们的健康而制订的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健康教育着眼于提高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烧伤属于意外伤害,病员院前...
- 王爱王成德
- 文献传递
- CTA联合彩色超声多普勒下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组织缺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术前CTA联合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辅助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20年5月我科采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13例。比较术前彩色超声多普勒定位和术中实际发现的穿支血管数目、位置及管径粗细。末次随访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皮瓣区域内术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到32支穿支血管,术中实际找到33支,术前定位检查的阳性预测率达90.63%,敏感率达87.88%。术后13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24个月,末次随访评价患肢功能:优5例,良6例,可2例。结论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术后供区可直接缝合,是修复四肢大范围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术前CTA联合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可明确供区血管解剖结构,指导手术方案的设计及实施,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
- 王成德王爱马文国张焕起王建国
- 关键词:四肢CT血管造影彩色超声多普勒
- 烧伤湿润医疗技术治疗患者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健康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们的健康而制订的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健康教育着眼于提高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烧伤属于意外伤害,病员院前...
- 王爱王成德
- 关键词:烧伤治疗湿性疗法烧伤护理教育康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