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汝承博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航天科技创新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篇油墨
  • 2篇装药
  • 2篇微推进
  • 2篇微推进器
  • 2篇比冲
  • 1篇点火
  • 1篇点火电路
  • 1篇阵列
  • 1篇推进剂
  • 1篇喷墨
  • 1篇喷墨打印
  • 1篇微孔
  • 1篇纳米
  • 1篇纳米CUO
  • 1篇固相法
  • 1篇含能材料
  • 1篇MEMS
  • 1篇常温

机构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叶迎华
  • 4篇汝承博
  • 3篇沈瑞琪
  • 2篇胡艳
  • 2篇朱朋
  • 2篇许建兵
  • 1篇张晓婷
  • 1篇王飞
  • 1篇沈龙生
  • 1篇沈云

传媒

  • 2篇火工品
  • 1篇含能材料
  • 1篇爆破器材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MEMS的固体化学微推进器阵列技术综述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固体化学微推进器阵列具有结构简单、无活动部件、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用于微卫星的姿态调整、重力或阻力补偿及轨道变换等任务。国内外相继开展了固体化学微推进器阵列技术的研究。从结构设计、推进剂选择、键合工艺、点火电路等方面综述了各研究团队采取的技术途径和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各种技术途径的优缺点。提出了通过调整喷管结构和优化推进剂,提高微推进器的单元冲量,采用具有寻址点火特征的交叉式引线结构点火阵列,解决点火控制电路结构复杂的难题,并指出了固体化学微推进器阵列技术的发展方向。
汝承博许建兵代骥叶迎华朱朋胡艳沈瑞琪
关键词:点火电路推进剂比冲
用于喷墨打印微装药方法的纳米铝热剂含能油墨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铝热剂含能油墨,利用喷墨打印快速成型装置,初步研究了纳米铝热剂含能油墨喷墨打印装药方法的可行性。将纳米铝热剂打印在金属桥膜上,构建平面结构的火工芯片,并进行了点火实验。结果表明:含能油墨可以被金属桥膜点燃,但是不能持续燃烧。将纳米铝热剂打印在半导体桥塞上,测试了在裸露无约束和有管壳约束两种条件下纳米铝热剂的发火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发火条件下,裸露的纳米铝热剂不能被点燃,有管壳约束的纳米铝热剂被点燃。
汝承博张晓婷叶迎华沈瑞琪胡艳
关键词:含能材料喷墨打印
静电喷射纳米铝热剂的微推进性能被引量:5
2016年
纳米铝热剂可用作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固体化学微推进器的装药。添加含能粘结剂可以增强纳米铝热剂的推进性能表现。选择硝化棉(NC)和聚偏二氟乙烯(PVDF)作为含能粘结剂,利用静电喷射的方式制备纳米铝热剂,从理论和实验系统地研究了燃料/氧化剂的平衡配比、粘结剂含量对推进性能的影响,并与相同条件下机械混合纳米铝热剂的推进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静电喷射较机械混合纳米铝热剂的固体颗粒分布均匀;Al/CuO的计算最佳平衡配比为0.9,最佳实验平衡配比为1.8;当NC含量为2.5%时,比冲可以达到250.2 m·s^(-1),与无粘结剂的Al/CuO相比增加比例为8.0%;PVDF的加入降低了实验比冲值。粘结剂的分解产物将纳米颗粒分开,增加了凝聚相反应的特征传质长度,导致燃烧持续时间从2.9 ms显著地增加到87.8 ms。
汝承博王飞许建兵代骥沈云叶迎华朱朋沈瑞琪
关键词:比冲
纳米CuO的制备及其在微孔装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常温固相反应法在聚乙二醇2000作为分散剂条件下制备了纳米CuO,用超声共混法制备了纳米Al/CuO。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所制备样品的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CuO结构形貌统一,类似八面体结构,一次粒径在30nm左右,和球形的纳米Al粉混合均匀,形成纳米Al/CuO,团聚后在100-200nm之间,差热分析(DTA)其放热量为2 798J·g^-1。将纳米Al/CuO配制成含能油墨,用喷墨打印装置实现了药室直径为0.7mm、厚度为1mm的10×10阵列装药,并研究了纳米Al/CuO在微孔装药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纳米Al/CuO在微孔中能稳定燃烧,燃烧时间在微秒级,火焰长度约为2-4cm,燃速约为0.1429m/s。
邹振游沈龙生叶迎华汝承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