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超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页岩
  • 3篇压痕
  • 3篇纳米
  • 3篇纳米压痕
  • 2篇第四纪
  • 2篇网纹红土
  • 2篇纳米压痕技术
  • 2篇古气候
  • 1篇地层
  • 1篇地质时代
  • 1篇新构造
  • 1篇新构造活动
  • 1篇新生代
  • 1篇盐矿
  • 1篇盐矿物
  • 1篇页岩气
  • 1篇页岩油
  • 1篇页岩油气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气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东省地质勘...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0篇杨超
  • 4篇熊永强
  • 3篇朱照宇
  • 3篇彭平安
  • 2篇黄宁生
  • 2篇张金川
  • 2篇邱世藩
  • 1篇张金兰
  • 1篇王俊达
  • 1篇谢久兵
  • 1篇饶志国
  • 1篇吴翼
  • 1篇廖玉宏
  • 1篇曾敬
  • 1篇周厚云
  • 1篇杨恬
  • 1篇杨恬
  • 1篇郑王琼
  • 1篇丁江辉

传媒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第十届全国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南方第四纪网纹红土形成演化地质时代及其古气候问题
朱照宇邱世藩吴翼杨超杨恬胡巧黄宁生
中国不同沉积类型页岩生烃有机孔发育差异被引量:7
2019年
生烃有机孔的发育本质上受有机质化学结构以及生排烃规律的控制。腐泥型干酪根在“生油窗”内因对液态烃的滞留溶胀作用导致有机孔可见率低;腐殖型干酪根受制于自身弱的生烃潜力,无论成熟度高低有机孔发育均很差。另外,腐泥型干酪根在生油窗阶段释放到页岩基质中的沥青(原油)在高-过熟阶段因热裂解脱挥发分形成大量气孔,并成为有机孔发育的主导载体。但进入变质阶段后,有机质在碳化作用下有机孔发育变差,出现线性、针孔状有机孔。据此,原始干酪根类型为腐泥型的北方中、新生界陆相生油窗页岩因干酪根滞留烃效应导致有机孔可见率低;原始干酪根类型为腐泥型的南方下古生界海相过成熟页岩因基质滞留烃热裂解可见大量脱挥发分孔;而原始干酪根类型为腐殖型的二叠系过渡相页岩受Ⅲ型干酪根化学惰性结构的影响,无论成熟度高低有机孔均很少见。
杨超熊永强张金川
华南沿海第四纪类网纹红土的赋存层位及其年代问题被引量:8
2010年
根据地质学、地貌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将华南沿海(南岭以南)不同时代的杂色粘土(暂称"类网纹红土")划分为基岩风化壳型和松散沉积风化壳型两种类型;将第四纪松散沉积系列中的杂色粘土划分为第四纪早期(年代为1.8~1.6MaBP)、中期(年代为1.0~0.8MaBP)和晚期(年代为0.07~0.01MaBP)3个发育期;主要讨论了发育好、厚度大、分布广的第四纪中期杂色粘土与长江流域和西南丘陵区典型网纹红土之间在赋存层位、剖面结构和发育年代等方面的差别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杂色粘土—网纹红土的年代和发育规律及其反映的中国南方地质—气候环境演化规律等重要科学问题。
朱照宇吴翼邱世藩杨超黄宁生杨恬曾敬张金兰
关键词:层位华南沿海
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页岩基质的力学性能原位测试方法
本发明属于页岩油气开发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页岩基质的力学性能原位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200×~4000×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确定页岩的基质,包括硅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黏土基质以及有机质,挑选...
王建丰杨超柳宇柯郑仰成蒋文敏郑益军廖玉宏彭平安熊永强
华南雷州半岛晚新生代地层沉积特征及气候环境演化研究
杨超
关键词:雷州半岛晚新生代沉积地层古气候变化
南海北缘早-中更新世之交新构造活动及其区域对比被引量:3
2006年
文章根据一系列野外调查和年代测定以及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测试分析,阐述了南海北部早更新世湛江组和中更新世北海组的沉积相、化学组分、磁化率等特征。并描述了该区构造变形、褶皱、断裂和火山活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在0.9—0.7MaB.P.的早-中更新世转换期间(中国第三大构造-地貌阶梯主隆起期)发生了一系列构造活动.导致了沉积相由海陆交互相向陆相的转变、大陆风化和剥蚀作用的增强、海平面急剧下降、火山强烈喷发以及褶皱、断裂和不整合面的形成。这种事件群发性所指示的构造活化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记录相似,例如,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华北、华东和西部;同时指示,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不仅导致其自身构造-地貌-气候的剧变,而且引起了周边地区乃至中国和东亚大陆环境的剧变。这种构造运动可能是在气候一构造旋回的规律下,受气候-构造耦合系统的控制,即受内外动力系统的控制,或全球构造系统和全球气候系统的控制。
朱照宇谢久兵郑王琼莫生杨超饶志国周厚云王俊达
关键词:新构造南海北缘
不同沉积类型页岩有机孔发育差异对比研究
有机质结构特性是影响有机孔发育的本质因素也即先决条件,足够的生气膨胀力是有机孔能否大规模发育的必要条件。腐殖组分,生气较早,但因内部结构不易改变,故很难大规模发育有机孔;而类脂组分结构易改变,具备大规模发育有机孔的本质条...
杨超熊永强张金川葛明娜
关键词:发育规律
一种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页岩基质蠕变特征尺度升级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页岩蠕变特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页岩基质蠕变特征尺度升级的方法,通过页岩纳米压痕仪器,结合压痕仪器自带的不同倍数光学显微镜(200×~4000×)原位测量页岩单相基质的蠕变特征,结合所测得...
王建丰柳宇柯蒋文敏杨超郑仰成熊永强彭平安
页岩有机孔成因演化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3
2019年
有机孔作为页岩孔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页岩生烃演化过程中,是页岩气生成、扩散和聚集留下的痕迹,也是页岩储层生气、储气能力的体现。在系统调研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首先,探讨了有机孔的成因,认为有机孔是有机质在生气膨胀力足够强时突破有机质表面大规模发育形成,属于生气膨胀力成因。其次,讨论了有机孔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机孔发育除受TOC、R_o、有机质类型及显微组分等有机质地化属性影响外,还受有机质塑性特征、有机质赋存形式、次生沥青、压实作用及地层压力系数等的影响,变质阶段有机质的强烈压实变形不利于有机孔的保存,有机质黏附于矿物表面则有助于有机孔的后期保存,而地层压力系数与有机孔的发育具有较好的对应性。最后,以R_o作为主要划分指标,将有机孔的演化过程划分为未—低熟、成熟、高—过成熟及变质4个阶段,有机孔大量形成于高—过成熟阶段。
丁江辉张金川张金川杨超郎岳
关键词:页岩影响因素
一种基于纳米压痕的页岩脆性指数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属于页岩脆性指数测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压痕的页岩脆性指数的测试方法。本发明通过矩阵纳米压痕的方法计算页岩力学参数进而获得页岩的脆性指数,不仅弥补传统脆性指数评估的缺陷,且可获得不同层理面的页岩脆性指数...
王建丰杨超蒋文敏柳宇柯郑仰成熊永强彭平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