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
- 作品数:5 被引量:9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磷质量浓度对穗花狐尾藻和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9年
- 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02、0.1、0.2、0.4、0.8 mg.L-1)磷对穗花狐尾藻和轮叶黑藻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磷质量浓度为0.2 mg.L-1时,是轮叶黑藻适宜生长的磷质量浓度,表现为分枝数、株高和根长均显著增加且达到最大,而穗花狐尾藻的适宜生长磷质量浓度为0.4 mg.L-1.两种沉水植物株高和根长增加量在磷质量浓度小于0.2 mg.L-1时,表现为轮叶黑藻大于穗花狐尾藻;当磷质量浓度大于0.4mg.L-1时,表现为穗花狐尾藻大于轮叶黑藻.实验结果表明,穗花狐尾藻比轮叶黑藻更能耐受高质量浓度的磷,并且两种沉水植物适宜生长的磷质量浓度都高于目前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的磷质量浓度,也远高于湖泊富营养化的磷质量浓度标准(0.02 mg.L-1).因此,单纯的磷质量浓度并不是富营养化水体中沉水植物退化消亡的直接原因.
- 郭俊秀许秋瑾金相灿扈学文李涵
- 关键词: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
- 三峡水库支流营养状态评价方法被引量:44
- 2010年
- 综合应用国内外湖库营养控制标准的制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综合营养指数校验法,并对三峡库区支流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调查期间,30条支流中,19条支流的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富营养化水平,11条支流的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中营养水平.4~9月各支流的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均达到富营养化水平,8月份出现最大值(55.43),显示春、夏季节库区支流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较高,应为控制库区富营养化发生的敏感时期.与目前国内传统的由"七五"期间调查的26个湖泊总结得出的"湖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的评价方法相比,综合营养指数校验法的评价结果比较符合三峡水库支流的实际水质状况,适用于三峡水库支流的富营养化评价.
- 许秋瑾郑丙辉朱延忠李涵蒋丽佳
- 关键词:三峡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营养状态
- 不同形态氮对洋河水库螺旋鱼腥藻和惠氏微囊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利用室内培养试验比较研究了硝酸盐氮和氨氮对洋河水库螺旋鱼腥藻和惠氏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ρ(氨氮)和ρ(硝酸盐氮)均在0.05~10 mg/L内时,螺旋鱼腥藻的生长曲线无显著性差异,氨氮更有利于螺旋鱼腥藻的生长;在0.05~10 mg/L内,ρ(氨氮)和ρ(硝酸盐氮)的升高能明显促进惠氏微囊藻的生长,但高浓度的氨氮可能会抑制其生长.当ρ(硝酸盐氮)为0.05 mg/L时,螺旋鱼腥藻比生长速率(0.239 d-1)大于惠氏微囊藻(0.166 d-1);ρ(氨氮)为0.05和0.5mg/L时,螺旋鱼腥藻的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266±0.012)和(0.303±0.005)d-1,大于惠氏微囊藻的比生长速率(0.096±0.004)和(0.272±0.008)d-1.提示在ρ(氨氮)和ρ(硝酸盐氮)较低的培养条件下,螺旋鱼腥藻比生长速率更高,更易成为优势藻种.洋河水库近2年优势种逐渐从螺旋鱼腥藻转变为惠氏微囊藻,可能是水体中ρ(氮)的变化所致.
- 李涵许秋瑾储昭升张亚丽蒋丽佳
- 关键词:螺旋鱼腥藻硝酸盐氮氨氮比生长速率
- 洋河水库水华优势种演替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针对鱼腥藻和微囊藻这2种洋河水库水华暴发常见优势藻,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及硝态氮浓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温度15~25℃,硝态氮浓度0.05~10 mg/L的范围内,温度的升高、硝态氮浓度的增加,对鱼腥藻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却能够明显地促进微囊藻的增长。15℃或0.05 mg/L硝氮条件下,鱼腥藻的比增长速率高于微囊藻,而25℃或10 mg/L硝氮时,微囊藻的比增长速率分别达到了0.425 d-1和0.466 d-1,明显超过鱼腥藻。洋河水库逐年升高的硝态氮浓度以及夏秋季节比较适宜的温度促进了微囊藻的增长,可能是洋河水库水华优势种由螺旋鱼腥藻向微囊藻转变的重要因素。
- 赵伟李涵许秋瑾席北斗魏自民储昭升
- 关键词:洋河水库螺旋鱼腥藻微囊藻温度硝态氮
- 不同形态氮对微囊藻叶绿素a合成及产毒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利用室内培养实验比较研究了铵氮和硝氮对河北洋河水库微囊藻(Microcystis sp.)生长、叶绿素a合成及产毒的影响.结果显示,铵氮培养条件下,在对数生长期,生物量及叶绿素a含量随铵氮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多,但高铵氮浓度(10.0 mg/L)培养条件则下降.藻细胞MCRR含量随铵氮浓度的升高呈波动变化,高铵氮浓度(10.0 mg/L)条件下,微囊藻毒素含量骤升,高达6.345×10-8μg/cell,与其他处理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硝氮培养条件下,叶绿素a含量随硝氮浓度的增大呈波动式上升,各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藻毒素含量随着硝氮浓度的增加趋于增加,5.0 mg/L处理组达最大值,为1.223×10-8μg/cell,但绝对值远小于铵氮处理组.两氮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对数生长期,当氮浓度处于1.5-5.0 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铵氮较利于藻类合成叶绿素;在1.0-10.0 mg/L范围内,铵氮组藻毒素的产量显著大于硝氮组,铵氮较硝氮更易导致藻细胞合成藻毒素.
- 张亚丽李涵许秋瑾储昭升席北斗
- 关键词:微囊藻铵氮硝氮叶绿素A微囊藻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