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修剪对土壤Pb形态及高羊茅Pb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铅(Pb)浓度(0、500、1 000、1 500mg·kg^(-1))、不同修剪次数(不修剪、1次、2次、5次)下高羊茅(Festuca elata)Pb含量变化、土壤中Pb形态变化以及亚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Pb胁迫下,修剪处理提高土壤酸度,土壤中Pb酸溶态及可还原态含量随修剪次数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其中5次修剪的酸溶态及可还原态含量显著大于其他修剪处理(P<0.05)。修剪显著提高了高羊茅根系及留茬部位Pb含量,且转运到地上的Pb主要积累在留茬部分。修剪处理下的高羊茅根尖细胞壁积累了大量Pb,致密电子层更加明显。留茬成熟叶片叶绿体内质体小球数量骤增,氧化伤害加重。综合分析表明,修剪处理可以提高土壤中Pb的生物有效性,促进高羊茅根系对Pb的吸收,以及向留茬部分的转运及积累。
- 薛博晗李娜宋桂龙李诗刚濮阳雪华李金波
- 关键词:重金属形态高羊茅植物提取
- 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镉吸收影响及生理响应被引量:10
- 2017年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镉(Cd)浓度(0,10,25,50mg/kg)下,刈割次数(1次,2次,3次)对紫花苜蓿生长和Cd累积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结果发现,多次刈割提高了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的生长速率,促进了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累积,3次刈割下地上部平均生长速率可达61.6mg/(株·d),但3次刈割显著抑制了根系的生长(P<0.05)。生长季内2次和3次刈割可以促进根系Cd吸收,增加地上部分Cd累积量,进而提高紫花苜蓿Cd富集量,单株最大镉积累量出现在25mg/kg Cd浓度的2次刈割处理中,达到75.98μg/株。同时,2次或3次刈割会降低紫花苜蓿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改善紫花苜蓿在Cd胁迫下的生理状况。综合分析表明,当土壤Cd浓度不高于25mg/kg时,紫花苜蓿生长季内2次刈割可以提高Cd污染土壤修复效率。
- 李娜孙宁骁宋桂龙濮阳雪华周述琼赵克奇蒋凯
- 关键词:紫花苜蓿刈割CD吸收生理变化
- 森林资源信息流程研究
- 2009年
- 分析了森林资源信息的概念、表达形式和分类,从我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了森林资源信息处理流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简化、统一和协议的原则对森林资源信息流程提出了改进对策。改进后的信息处理流程对我国今后建立森林资源综合监测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吴润李娜郑小贤
- 关键词:森林资源信息信息流程
- 外源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对披碱草镉耐受及富集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8年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1、2、4mmol·L^(-1))外源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处理下,披碱草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Cd含量的变化,披碱草根系形态参数变化以及生长状况变化,为揭示有机酸影响披碱草吸收、转运和富集Cd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d_(50)处理,披碱草株高、根长和各部分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3种外源有机酸处理,均可以提高披碱草Cd含量和生物量。在镉积累方面,草酸效果最佳,Cd_(50)+OA_2处理时,披碱草转运系数达1.38,地上部Cd积累量达到最大值268.511μg·plant^(-1)。从改善植物生长状况方面,柠檬酸处理效果更好,Cd_(50)+CA_4处理时,根系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是Cd_(50)处理组的1.82和1.53倍。综合分析表明,外源有机酸能强化披碱草修复Cd污染土壤,提高植物修复效率。
- 薛博晗李娜宋桂龙李诗刚濮阳雪华李金波
- 关键词:披碱草CD胁迫植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