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琴
- 作品数:6 被引量:15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深度学习岩性分类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8
- 2022年
- 岩性预测,特别是致密储层的岩性预测,是石油勘探的一项重要基础任务,因为岩性数据对于地层对比、沉积模拟等地质工作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获取可靠的岩性信息逐渐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面对大部分老油田由于仪器、井历史长等原因使得部分测井数据丢失,特别是岩性数据;新开发生产井,钻井取心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人力和物力;这些给油田的开发带来了巨大困难。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预测岩性的新方法。对于油田的测井数据不需要经过人为预处理,直接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以得到对应储层的岩性数据。通过构建全连接神经网络,以鄂尔多斯盆地油田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进行5种岩性的识别并与真实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要建立解释模型和复杂的计算过程,有着较好的适应性和预测精度。通过对中国实际案例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其岩性识别精度(71%)满足商业应用要求(70%)。因此,该方法可替代当前的传统方法。
- 马陇飞萧汉敏陶敬伟张帆罗永成张海琴
- 关键词:测井曲线神经网络岩性识别
- 水平井CO_(2)缝间驱替产能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2年
- 致密油藏衰竭式开发产量递减快,能量亏损严重。为探索更有效的开发方式,采用CMG-GEM软件建立水平井CO_(2)缝间驱替模型,模拟CO_(2)注入量、注入压力、储集层温度、裂缝间距以及裂缝长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井CO_(2)缝间驱替能够较大程度地增加CO_(2)波及面积,充分挖掘剩余油,提高开发效果;注入压力为25 MPa时,CO_(2)注入量应接近且不超过10×10^(4) m^(3);日产量峰值随注入压力、裂缝间距和裂缝半长的增大而增大;储集层温度为80℃时,日产量峰值相对于其他温度较高,储集层温度越高,日产量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越短。
- 萧汉敏罗永成赵新礼张海琴刘学伟
- 关键词:水平井致密油藏注入量
- 安全稳定供气中的调峰问题探讨被引量:12
- 2006年
- 天然气消费者对用气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平稳。但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3个主要问题:一是用气存在不均衡性,最突出的是冬季采暖高峰期用气量大增造成的不均衡性;二是由于各种事故造成用气或供气中断时,如何保证用户的需要;三是若需通过提高气田产量来满足市场用气不均衡的需求时,如何避免产量的波动。通过对国外安全稳定供气状况的调研,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重点对调峰手段进行了比选分析,并对国内安全供气提出建议:①长输管道联网、气源区互为调度;②调峰及安全供气保障措施以地下储气库为主;③积极引进国外天然气。
- 张海琴李萍袁进平刘卫东乔木
- 关键词:天然气供气调峰
- 低渗透油藏自发渗吸驱油实验研究被引量:122
- 2007年
- 通过低渗透亲水岩心自发渗吸实验,探讨了低渗透油藏不同界面张力体系的渗吸驱油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水渗吸体系因毛细管力较高、毛细管力与重力比值较大,其渗吸过程为毛细管力支配下的逆向渗吸。与注入水渗吸结果相比,化学剂溶液因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在孔隙介质中能使更多的原油参与渗流过程,使更多的剩余油变为可动油,提高了渗吸平衡时的原油采出程度,因而提高了低渗透油藏原油的采收率。
- 李士奎刘卫东张海琴萧汉敏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可动油原油采收率
- 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3年
- 综述了Langmuir-Blodgett(LB)膜及膜技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表征方法和具有可控堆积密度的成膜特性。分别介绍了LB膜技术在检测传感器、界面纳米结构、化学催化等方面的应用进展,重点阐述了其气体传感器、仿生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总结了LB膜技术的缺陷,并对膜制备材料与功能性溶剂毒性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 李新宇萧汉敏萧汉敏张海琴
- 关键词:检测传感器
- 研发项目的知识管理与服务被引量:2
- 2011年
- 文章论述了在研发项目管理体系过程中,知识管理与信息服务的有关问题,文章认为,科研单位的项目知识管理、知识服务是现代企业、部门和组织提高创新能力、响应能力、劳动生产率和员工技能素质的手段和工具,它能够在提高研究项目的工作效率、成果质量、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企业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建设;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国家、行业和单位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与运用情况。
- 李家庆卫孝锋张海琴魏东
-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服务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