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嘉丽

作品数:4 被引量:9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形码
  • 1篇学成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定位
  • 1篇药材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条形码
  • 1篇伪品
  • 1篇细胞定位
  • 1篇麻黄
  • 1篇克隆
  • 1篇苦荞
  • 1篇化学成分
  • 1篇混伪品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克隆
  • 1篇TCP
  • 1篇DNA条形码

机构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刘霞
  • 4篇张嘉丽
  • 3篇张梦婷
  • 3篇任阳阳
  • 2篇孙伟
  • 2篇张晓存
  • 2篇王俊
  • 2篇樊佳佳
  • 1篇陈庆富
  • 1篇陈士林
  • 1篇黄宇航

传媒

  • 3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虾脊兰属植物DNA条形码的确立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结合ITS2、psb A-trn H和matk序列对兰科虾脊兰属植物进行物种区分鉴定研究,并确立能准确鉴别虾脊兰属植物的序列或者序列组合。方法:采用试剂盒法对已收集的6种虾脊兰属植物进行总DNA的提取,通过扩增及测序,运用codencode V4.2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拼接与剪切,使用MEGA5.0对ITS2、psb A-trn H和matk序列3种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种内及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结果:实验共得到序列56条(包含Gen Bank序列17条),ITS2序列和mat K序列其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小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而该属psb Atrn H序列种内遗传距离范围和种间遗传距离范围有重合。结论:ITS2序列和mat K序列可以作为虾脊兰属部分植物的鉴定序列,而psb A-trn H序列不能用于虾脊兰属植物的鉴定。
任阳阳张梦婷张嘉丽樊佳佳张晓存王俊刘霞
关键词:DNA条形码ITS2PSBA-TRNHMATK
麻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5
2016年
关于麻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麻黄药材的鉴定方法 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综述。总结了目前为止所发现的麻黄化学成分,介绍了近年来发现的保护继发性脊髓损伤、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降血脂等作用,为麻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总结了麻黄的鉴别方法,尤其应用ITS2条形码可以快速、准确鉴定麻黄,为其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依据,同时,显示出DNA条形码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梦婷张嘉丽任阳阳王俊樊佳佳张晓存刘霞
关键词:麻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基于ITS序列鉴别真菌类药材马勃及其混伪品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运用ITS序列鉴别真菌类药材马勃Lasiosphaera calvatia及其混伪品。方法:收集来自重庆、北京等9个地方的21份脱皮马勃、大马勃、紫色马勃样品,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后双向测序。同时从Gen Bank上下载常见马勃药材混伪品的序列。将所有序列进行剪切校准拼接后分析,基于K2P(Kimura 2-Parameter)模型计算马勃及其混伪品的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结果:大马勃的ITS序列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为0;脱皮马勃的ITS序列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为0.003;紫色马勃的ITS序列种内最大遗传距离为0.003。大马勃与混伪品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为0.019,脱皮马勃与混伪品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为0.031,紫色马勃与混伪品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为0.634。大马勃、脱皮马勃、紫色马勃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均小于它们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遗传距离。NJ树结果显示大马勃、紫色马勃、脱皮马勃各自聚为一支,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能够与混伪品明显的区别开来。结论:基于ITS序列的条形码技术可以将马勃药材及其混伪品有效进行鉴别。
张嘉丽黄宇航宋明任阳阳张梦婷刘霞孙伟陈士林
关键词:混伪品ITS条形码
苦荞FtTCPlike1和FtTCPlike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8年
植物TCP转录因子家族是一类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主要分为class Ⅰ和class Ⅱ两种类型。在本研究中,我们克隆了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两个TCP转录因子基因并分别命名为FtTCPlike1和FtTCPlike2。蛋白聚类分析表明FtTCPlike1属于class Ⅱ而FtTCPlike2属于class Ⅰ,并且均含有TCP转录因子典型的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实验也表明FtTCPlike1和FtTCPlike2与报道的其他物种TCP转录因子类似,都定位在细胞核中。本文同时收集了苦荞芽期的子叶和下胚轴、第1~3片长出的真叶以及5个时期由幼嫩到成熟的种子和花共11种样本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FtTCPlike1和FtTCPlike2在苦荞的各个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均有不同的表达,并且在种子的某个特定时期(FtTCPlike1和FtTCPlike2分别在种子发育第3、第4时期和第1、第3时期)有较高的表达量,表明这两个基因可能参与种子发育。从苦荞芽期来看,FtTCPlike1在子叶中表达量较高但在下胚轴表达较低,而FtTCPlike2则相反,这说明FtTCPlike1和FtTCPlike2在苦荞早期形态建成中的调控方式可能有很大区别。
张嘉丽张嘉丽孙伟孙伟陈庆富
关键词:苦荞TCP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