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体灯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现代中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化学成分
  • 1篇冬青
  • 1篇皂苷
  • 1篇三萜
  • 1篇三萜类
  • 1篇三萜皂苷
  • 1篇酮类
  • 1篇葡萄糖
  • 1篇萜类
  • 1篇吡喃
  • 1篇吡喃葡萄糖
  • 1篇羟基
  • 1篇酰基
  • 1篇化合物
  • 1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黄酮
  • 1篇黄酮类
  • 1篇甲酰基
  • 1篇酚性化合物

机构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4篇李萍
  • 4篇张体灯
  • 3篇毕志明
  • 2篇廖立平
  • 1篇钱正明
  • 1篇解军波
  • 1篇李会军
  • 1篇姜艳
  • 1篇潘瑞娥

传媒

  • 2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四季青叶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对冬青Ilex purpureaHassk.干燥叶的三萜皂苷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不同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用波谱及化学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三萜类成分,结构鉴定为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2)、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3)、乌索酸(4)、救必应酸(5)、长梗冬青苷(6)、冬青苷A(7)、地榆皂苷Ⅰ(8)I、lexoside B(9)。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2,3,9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8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廖立平毕志明李萍解军波张体灯
关键词:冬青三萜皂苷
金花忍冬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等手段,对金花忍冬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共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其中3个黄酮类化合物:大波斯菊苷(Ⅰ)、五浅裂益母草素(Ⅱ)、槲皮素(Ⅲ);2个双黄酮类化合物:穗花杉双黄酮(Ⅳ)和喜柏双黄酮(Ⅴ);另外还分得绿原酸(Ⅵ)和胡萝卜苷(Ⅶ)。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和Ⅱ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Ⅱ的1H NMR和13C NMR数据。
姜艳钱正明张体灯李萍
关键词:化学成分
四季青中一个新的酚性化合物被引量:6
2005年
对冬青科植物冬青干燥叶(四季青)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取干药材10kg,加8倍量体积分数80%乙醇回流煎煮3次,每次4h,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浸膏混悬于适量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溶剂。采用不同层析技术进行分离,从正丁醇部位分得1个酚性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为:3,4-二羟基-7-(3′-O-β-D-吡喃葡萄糖基-4′-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醇(俗称四季青酚苷),一种新化合物。
廖立平毕志明李萍张体灯
金花忍冬地上部分的黄酮类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对金花忍冬(Lonicera chrysantha Turcz.)干燥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不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波谱及化学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2个为二氢黄酮:北美圣草素(eriodictylol,Ⅰ)和芒苷(miscanthoside,Ⅳ),1个为色原酮:5,7-dihydroxychromone-7-O-β-D-glucoside(Ⅵ),其余3个为:木犀草素(luteolin,Ⅱ)、洋芹素(apigenin,Ⅲ)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Iuteolin-7-O-β-D-glucoside,Ⅴ)。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Ⅲ,Ⅳ和Ⅵ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张体灯潘瑞娥毕志明李会军李萍
关键词:化学成分黄酮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