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小麦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性状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种植密度
  • 1篇种子
  • 1篇种子活力
  • 1篇贮藏
  • 1篇贮藏时间
  • 1篇萌发
  • 1篇萌发特性
  • 1篇抗病
  • 1篇抗病性
  • 1篇抗病性能
  • 1篇河南小麦
  • 1篇不同种植密度

机构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王春平
  • 3篇张伟
  • 1篇王征宏
  • 1篇王黎明
  • 1篇罗坤
  • 1篇董普辉
  • 1篇郭秀璞
  • 1篇马志卿
  • 1篇吕静霞
  • 1篇赵惠燕
  • 1篇陈堑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河南小麦品种演变的特点及其推广应用对策
依据河南省20世纪50年代以来6次小麦品种更换的代表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逐代提高,株高渐次矮化,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产量潜力得到改善。通过对小麦品种演变特点的分析...
王春平张伟吕静霞王黎明董普辉宋桂成
关键词:小麦农艺性状抗病性能
贮藏时间对小麦育种者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以GS豫麦10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贮藏时间对育种者种子生活力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育种者种子的活力呈显著下降趋势,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95以上;但贮藏5年的育种者种子与贮藏10、16年的种子相比,其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芽长、根长、α-淀粉酶活性等指标有显著差异,育种者种子贮藏5年的时间恰好与当前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同步,能使育种者种子达到一次贮藏,分期使用,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种源基础。
张伟马志卿王春平王征宏郭秀璞
关键词:萌发种子活力贮藏时间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灰色评判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明确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以4种种植密度下4个小麦新品系(种)的11个性状为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其主要性状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下各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穗长>可孕小穗数>穗下节长>株高>蛋白质含量>整齐度>不孕小穗数>成穗数>穗重>千粒重>穗颈长。在不同的密度下各主要性状对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株高>可孕小穗数>穗重>千粒重>穗长>整齐度>产量>穗下节长>不孕小穗数>成穗数>穗颈长。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影响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主要性状各有侧重,在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中应重视可孕小穗数和株高这两个主要性状。
王春平张伟赵惠燕陈堑罗坤
关键词:小麦蛋白质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