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和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和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动力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胃汤组及西药组。静脉注射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只注射等量蒸馏水,和胃汤组及西药组分别用中药和胃汤及多潘立酮灌胃。用酚红灌胃实验测定胃排空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肌间c-kit阳性ICC的含量。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表明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各给药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均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其中,和胃汤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较多潘立酮组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和胃汤通过调节ICC的数量,进而改善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胃肠起搏功能,促进胃动力,且与吗丁啉作用相当。
- 李慧魏兰福张伟夏军权
-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CAJAL间质细胞和胃汤
- 内镜下胆汁反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内镜下胆汁反流严重度与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Hp)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内镜下胆汁反流程度将948例原发性BRG患者分为Ⅰ(291例)、Ⅱ(430例)、Ⅲ级(227例)三个胆汁反流组,进行临床症状评分、Hp和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测,分析胆汁反流严重度与临床症状、Hp感染及胃黏膜病理的关系。结果Ⅰ、Ⅱ和Ⅲ级组的腹胀症状评分分别为(2.03±0.96)分、(2.24±0.59)分和(2.53±0.87)分(P<0.05)。Ⅰ、Ⅱ和Ⅲ级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45.0%、39.8%和34.8%(P<0.05)。Hp阳性组(381例)慢性炎症的严重度、活动性、黏膜萎缩和肠腺化生均明显重于Hp阴性组(567例)(P<0.05)。结论胆汁反流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与Hp感染一起共同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 李慧田耀洲魏兰福张伟夏军权
-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 改良序贯疗法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改良序贯疗法和四联疗法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改良序贯疗法组(A组)和四联疗法组(B组)。A组前7d服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胶体果胶铋150mg,后7d服奥美拉唑20mg+左氧氟沙星500mg+克拉霉素500mg+胶体果胶铋150mg。B组服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胶体果胶铋150mg,共14d。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3 C-呼气试验。结果共90例患者完成试验。按意向治疗和方案分析,A组总体Hp根除率高于B组(81.6%vs.67.3%和85.1%vs.76.7%)(P<0.05);按方案分析,A组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Hp根除率均高于B组(85.2%vs.78.3%和85.0%vs.75.0%)(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10.2%vs.16.3%)(P>0.05)。结论对Hp根除失败的患者,改良序贯疗法可作为安全、有效的补救治疗方案。
- 李慧田耀洲魏兰福张伟夏军权
- 关键词:序贯疗法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
- 养阴和胃法和益气健脾法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动力及Cajal间质细胞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并比较养阴和胃法和益气健脾法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动力及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DGP模型组、养阴组及益气组。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DGP模型,正常对照组和DGP模型组注射等量蒸馏水,养阴组及益气组分别用养阴和胃中药与益气健脾中药灌胃。酚红灌胃实验测定胃排空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肌间c-kit阳性ICC的含量。[结果]DGP模型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表明DGP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各给药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均优于DGP模型组(P<0.05),其中养阴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较益气高剂量组略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养阴和胃与益气健脾中药均可通过调节ICC的数量,改善PGP大鼠的胃肠起搏功能,促进胃动力,且养阴和胃法作用优于益气健脾法。
- 李慧魏兰福沈明勤王志刚张伟夏军权
-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CAJAL间质细胞益气健脾
- 健脾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52例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运用健脾通络方加减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中医证候及内镜病理。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对改善痞满、胃痛等主要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愈显率为51.92%,总有效率为92.31%;内镜病理愈显率为50%,总有效率为63.46%。结论:健脾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
- 张伟闫瑞田耀洲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