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香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两种抗雌激素药物对雌性斑马鱼脂肪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为探究雌激素对雌鱼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研究分别使用50和250μg/L的来曲唑(Letrozole、LET)与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两种抗雌激素药物,构建了雌性斑马鱼(Danio rerio)雌激素缺乏模型和雌激素受体竞争抑制模型,并检测两种药物处理后斑马鱼肝脏、内脏和肌肉的甘油三酯(TG)含量变化以及肝脏内雌激素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浓度LET处理后雌鱼肝脏和内脏TG显著上升(P<0.05);高浓度TAM处理后肝脏TG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组处理TG均无差异。基因m RNA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浓度LET和TAM处理的雌性斑马鱼芳香化酶(CYP19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低浓度TAM暴露导致雌激素受体(ERα)表达显著下调(P<0.05)。此外,两种浓度LET处理均引起了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显著上调,微粒体的TG转运蛋白(MTP)表达显著下调(P<0.05);低浓度TAM引起了MTP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高浓度TAM组则引起了MTP表达显著上调(P<0.05)。综合各相关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确实在雌性斑马鱼脂肪代谢中发挥作用,然而不同程度和方式的雌激素抑制会导致不同的脂代谢失调表现,这提示鱼体内雌激素紊乱所导致的脂代谢失调与雌激素浓度和作用通路上的受阻位点有关,并受到多重因子参与的内分泌调控网络的调节。
- 姚亚运贾永义孙胜香吴思苹张运妮乔芳张美玲周忠良杜震宇
- 关键词:雌激素脂肪代谢来曲唑他莫昔芬斑马鱼
- 鱼类脂肪酸β-氧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脂肪酸β-氧化是动物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在动物生理活动的能量供应和代谢内稳态的维持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哺乳动物中,关于脂肪酸β-氧化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是在鱼类中,脂肪酸β-氧化研究相对较少。随着水产养殖业对提高饲料脂肪分解供能和降低鱼体脂肪的要求日益迫切,鱼类脂肪酸β-氧化反应及其组成和调控体系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为此,本文从鱼类脂肪酸β-氧化体系组成和关键酶系、β-氧化的组织和底物特异性、β-氧化体系调控因子以及鱼类脂肪酸β-氧化的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全面综述了鱼类脂肪酸β-氧化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鱼类脂肪酸β-氧化反应及其组成和调控体系在鱼类与哺乳动物之间,乃至不同鱼种之间的异同,以期为人们更深入地理解鱼类脂代谢与调控体系并开展相关应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宁丽军李加敏孙胜香杜震宇
- 关键词:鱼类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代谢调控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类脂质代谢的影响:回顾与展望被引量:5
- 2019年
- 脂肪严重沉积是当前养殖鱼类普遍发生的代谢障碍病症,其原因复杂多样。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提示,广泛存在于自然水环境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除了对多种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持久的慢性毒理效应之外,也对鱼类脂质代谢过程造成影响,导致脂肪沉积异常,并影响养殖鱼类的品质与食用安全性。本文首次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在EDCs影响鱼类脂质代谢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并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重金属、环境雌激素和人工合成药物4大类污染物,系统总结了不同EDCs对鱼类脂质代谢的干扰作用。辨析了不同研究中EDCs对鱼类暴露方式、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的差异,并由此分析同种EDC在不同的暴露环境下对鱼类脂质代谢产生的差异影响。本文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领域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旨在为深入研究EDCs对鱼类脂质代谢的影响机制提供更多参考,进一步理解鱼类脂肪沉积的原因,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 孙胜香杜震宇
- 关键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环境污染脂质代谢鱼类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