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义玲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血量
  • 2篇失血
  • 2篇失血量
  • 2篇细胞
  • 2篇癌患者
  • 2篇氨甲环酸
  • 1篇对照临床试验
  • 1篇隐性失血
  • 1篇植入
  • 1篇植入式静脉输...
  • 1篇置管
  • 1篇置换围手术期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手术
  • 1篇输液
  • 1篇随机对照临床...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机构

  • 5篇滕州市中心人...

作者

  • 5篇孙义玲
  • 2篇姜振宇
  • 2篇侯振扬
  • 2篇庞涛
  • 2篇苏长征
  • 2篇吕东
  • 2篇许正文
  • 2篇李振
  • 2篇朱彪
  • 2篇柴星宇
  • 1篇张敏
  • 1篇陈英
  • 1篇时勇
  • 1篇胡安祥
  • 1篇张芬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大医生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初次单侧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氨甲环酸使用方式对失血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背景:目前有关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减少出血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对于优先选用何种使用方式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及其不同使用方式对初次单侧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关节运动医学二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拟行单侧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膝关节假体。按性别以分层随机分组法分成3组:A组(n=20):置换开始时予100 m L生理盐水静滴,缝皮后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0 mL;B组(n=20):置换开始时将氨甲环酸按10 mg/kg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缝皮后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0 mL;C组(n=20):置换开始时予100 mL生理盐水静滴,缝皮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500 mg与10 m L生理盐水混合液。记录各组置换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比率、输血量,同时观察是否有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必要时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结论:B组及C组患者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较A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在显性失血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隐性失血量方面B组显著小于C组(P<0.05);B组及C组患者输血人数及输血比率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置换后14 d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示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单侧人工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后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比率及人均输血量,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且静脉用药更为有效。
侯振扬苏长征庞涛吕东朱彪孙义玲李振柴星宇许正文
关键词:人工假体氨甲环酸全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
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输液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应用PICC)和观察组(32例,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满意度、置管化疗开始(T_(0))至化疗结束当天(T_(1))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T_(0)阶段两组患者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BR)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1)阶段观察组患者心理、躯体、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不良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优于PICC,可减少维护费用、时间及次数,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且易得到患者认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姜振宇孙义玲赵腾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乳腺癌
放射治疗对NSCLC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NSCLC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50例NSCLC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CD4^+比值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放射治疗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与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结论 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在NSCLC放射治疗过程中变化显著,可能成为NSCLC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陈英张芬孙义玲时勇张敏王洪建
关键词:NSCLC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联合使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35)和研究组(n=35)。常规组予以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29/35),常规组为57.14%(20/35),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5)。经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血管内皮成长因子比较,研究分别为(102.38±11.29)μg/mL、(4.09±1.27)μg/mL、(17.20±2.23)ng/L均低于常规组的(118.57±14.34)μg/mL、(5.48±2.13)μg/mL、(22.30±3.7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8、3.316、6.957,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17.14%(6/35)低于常规组的42.86(1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同步放化疗,能提高近期疗效,安全性较高。
孙义玲姜振宇胡安祥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放化疗
氨甲环酸两种不同用药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16
2017年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中静脉应用和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输血量以及输血率,但两种方法的差异尚不明确。目的:试验观察了氨甲环酸两种不同用药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中国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完成。纳入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氨甲环酸静脉应用组30例,于置换开始时将15 mg/kg氨甲环酸稀释于100 m L生理盐水中静滴,缝合深筋膜后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0 mL;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组30例,置换开始时予100 mL生理盐水静滴,缝合深筋膜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5 g与20 mL生理盐水混合液;对照组:置换开始时予100 m L生理盐水静滴,缝合深筋膜后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0 mL。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为置换后1,3 d隐性失血量;试验的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置换后1,3 d显性失血量、输血率和平均输血量;其他观察指标为以置换后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评价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经中国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5-026)。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本人对治疗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讨论:试验于2015年4月设计,2015年7月开始收集病例,2017年12月完成全部数据分析。试验旨在探讨氨甲环酸静脉应用和关节腔内注射对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以确定何种用药方式更加有效,进而为全髋关节置换提供更有效的氨甲环酸使用方式。
侯振扬孙义玲庞涛吕东朱彪李振柴星宇许正文苏长征
关键词:氨甲环酸静脉应用围手术期失血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