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志伟 作品数:36 被引量:204 H指数:9 供职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更多>>
紫苏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潜力 被引量:48 2017年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特色药食两用型油料作物,在医药、食品、油料及景观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紫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紫苏的主要成分、药食价值、资源分布、栽培区域及品种选育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紫苏种群划分以及关键性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紫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对紫苏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沈奇 商志伟 杨森 徐静 王仙萍 田世刚 杜才富关键词:紫苏 性状 分子机制 基于SSR标记13个紫苏品种(系)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5 2017年 为紫苏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利用14对SSR引物对13个紫苏品种(系)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从13个紫苏品种(系)中共检测出51条清晰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7条,占92.16%。2)13个紫苏品种(系)的遗传距离为0.086~0.576,平均遗传距离为0.336;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24~0.914,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54。3)在遗传距离(SM)为0.59时,13个紫苏品种(系)可聚为2类群。类群Ⅰ为开阳紫苏(CK)1个品种(系),类群Ⅱ包括奇苏1~6号及其原种1~6号共12个品种(系)。在SM为0.67时,类群Ⅱ又可分为2部分,第1部分包括奇苏1号和奇苏6号及其原种1号和原种6号共4个品种(系);第2部分包含奇苏2~5号及其原种2~5号共8个品种(系)。在SM为0.80时,原种2号、原种3号和原种4号的亲缘关系最近,但经系选改良后,其亲缘关系已有一定距离。 王仙萍 温贺 商志伟 杨森 徐静 沈奇关键词:紫苏 SSR标记 聚类分析 贵州7个紫苏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品质 被引量:2 2017年 为紫苏新品种选育、审定与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区域试验方法,在贵州省6个区域试验点对7个紫苏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均较对照(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农家种)增产,增幅为19.52%~62.2%;生育期较对照提早2~9.4d;参试品种(系)含油率为40.11%~49.12%,除7号外其余品系均较对照提高;亚麻酸含量为51.22%~60.62%,除8号和9号品系外,其余品种(系)均高于对照。筛选获得产量、品质及稳定性均较优良的品种(系)5号和8号及含油率表现突出的1号品系。 田世刚 郭平 沈奇 王仙萍 杨森 商志伟 徐静 赵继献 杜才富关键词:紫苏 含油率 紫苏不同品种的生产比较试验 被引量:2 2017年 为促进紫苏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在贵州省不同区域对4个紫苏新品(系)进行生产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系)的产量、生育期、农艺学性状、品质性状及抗性表现。结果表明:与当地农家种(CK)相比,参试各品种(系)生育期提早2.6~9.5d,增产16.77~23.88kg/667m2,含油量提高1.28~7.77百分点。各品种/系中,5号的产量最高,生育期最短,a-亚麻酸含量最高,品质及其他农艺学性状均较好,表现优良;2号的含油量高达49.01%,可作为高油紫苏新品系进行培育。 沈奇 田世刚 郭平 王仙萍 杨森 商志伟 徐静 温贺 赵继献关键词:紫苏 叶用紫苏农艺性状动态变化及与叶片产量相关性分析 2023年 以4份叶片适于鲜食的紫苏品系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紫苏相关农艺性状进行动态观测,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紫苏主要农艺性状生长变化规律及与叶片产量间的相关性,以期为高产叶用紫苏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个紫苏品系的株高、茎鲜质量、一次分枝数、单株叶片数量基本均表现出了在营养生长前期及中期快速增加,后期放缓,直至成熟衰老期出现回落的趋势;单株鲜叶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营养生长后期至生殖生长前达到最高值。主要农艺性状与鲜叶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叶用紫苏单株鲜叶产量与叶片数及茎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一次分枝数、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单株叶片数、茎鲜质量以及一次分枝数等对叶用紫苏的单株鲜叶产量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综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植株高大健壮、分枝数多、叶片茂密是高产叶用紫苏的主要形态特征。 张恒 徐静 商志伟 温贺 杨森 王文华关键词:农艺性状 储藏条件及杂质含量对紫苏种子活力及制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以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籽为试验材料,研究储藏时间、储藏温度及杂质含量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含油量、出油率逐渐下降,储藏温度越高,下降速率越显著;脂肪酸成分中亚麻酸含量逐渐下降,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含量逐渐增加,棕榈酸含量变化不明显;酸值和过氧化值逐渐升高,上升速率35℃处理>25℃处理>4℃处理。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紫苏籽出油率明显下降;脂肪酸成分中亚麻酸含量显著下降、脂肪酸值和过氧化值上升明显。为保证紫苏籽制油品质,长期储藏时应置于低温环境,同时,应避免使用常温储藏超过8个月的紫苏籽进行生产加工,且杂质含量应控制在3%以下。 徐静 王涛 商志伟 王仙萍 温贺 沈奇 李庠关键词:紫苏籽 脂肪酸成分 酸值 过氧化值 两种紫苏叶主要营养及药用成分评价 被引量:15 2021年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型植物。本研究对药用紫苏M424和油用紫苏M84的叶中主要营养及药用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M424与M84两种紫苏叶片中氨基酸种类齐全,蛋白含量分别为8.62%及12.67%,显著高于常见叶菜,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比值(EAA/TAA)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均达到理想蛋白的标准。2种紫苏叶片中纤维素含量分别为23.84%和18.60%,总糖含量分别为2.84%和2.08%,脂肪含量分别为1.53%和2.39%。2种紫苏叶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钙、铁和硒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叶菜。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38和0.32 mg·g^(-1),维生素C含量3.27和3.03 mg·g^(-1)。2种紫苏叶挥发油含量约为0.765%及0.312%。药用紫苏的迷迭香酸、总黄酮及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含量均高于油用紫苏;而油用紫苏叶片中蛋白及脂肪含量较高。 王仙萍 商志伟 沈奇 徐静 张品 杨森 张恒 赵德刚关键词:紫苏叶 营养 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的表型性状及抗性鉴定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2017年 为紫苏属植物种群划分及育种利用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试验观察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的表型性状及抗逆性,并依据21个表型性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的叶色、叶形、花色、苞叶及种子等性状差异明显。2)在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中,抗倒性较强的材料占91.98%,抗虫性较强的为2.83%,抗锈病极强的为1.89%,抗白粉病强的为4.25%,抗根腐病较强的为3.77%。3)聚类分析将212份紫苏属植物资源分为紫苏(原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frutescens)和回回苏(P.frutescens var.crispa)2类群。抗倒性、抗虫性、抗病性较强的紫苏属植物资源可作为抗性育种材料利用或直接用于大田生产。 王仙萍 田世刚 商志伟 徐静 杨森 秦信蓉 沈奇关键词:表型性状 生物学评价 紫苏梗中主要营养及药用成分评价 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紫苏梗作为传统的中药,其营养价值及应用领域尚未为得到充分挖掘。为了系统地对紫苏梗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本研究对油用及药用两类紫苏梗中主要营养及药用成分进行检测。结果:紫苏梗蛋白含量丰富,尤其油用紫苏梗中蛋白质质量分数可达27.485%。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是优良的蛋白质来源。紫苏梗中矿质元素含量均较高,尤其是硒含量,两类紫苏中硒质量分数分别为0.151、0.262mg·kg^-1。紫苏梗中还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两类紫苏梗中迷迭香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245%、0.338%,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水平。两类紫苏比较而言,油用紫苏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常见青饲及牧草。其粗脂肪、纤维素、钙、锌、钾、铜、磷等矿物质元素以及β-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药用紫苏材料,营养价值较高,是较好的食品及饲用原料。药用紫苏梗中迷迭香酸、总黄酮及花青素及挥发油含量等次生代谢产物均高于油用紫苏梗,更宜作为药用开发。结论:本研究系统地评价了紫苏梗营养及药用价值,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沈奇 徐静 商志伟 王仙萍 陈士林关键词:紫苏梗 营养成分 药用成分 矿物质元素 紫苏SSR标记筛选及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6 2019年 为开发适宜于紫苏的SSR标记,对紫苏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划分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已报道的紫苏及近源种中的66对SSR引物对不同来源的42份紫苏材料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5对引物在42份材料中具有多态性,共扩增获得54个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3.6个,51个条带具有多态性,占扩增总条带的94.4%。使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在SM=0.67处,供试紫苏分为2个主要聚类群。类群Ⅰ为紫苏原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 frutescents),类群Ⅱ为回回苏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 crispa),类群Ⅰ又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亚类群,各亚类群间表型具有一定的特征差异。本研究可为紫苏种质亲缘关系及资源鉴定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温贺 王仙萍 杨森 徐静 商志伟 王涛 沈奇关键词:紫苏 SSR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