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休克
  • 2篇气体分子
  • 2篇分子
  • 2篇SMAO休克
  • 1篇形态学
  • 1篇兔血
  • 1篇兔血浆
  • 1篇内毒
  • 1篇内毒素
  • 1篇NO
  • 1篇CO
  • 1篇肠组织

机构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篇张建龙
  • 2篇凌灿
  • 2篇刘晓洁
  • 1篇马琨
  • 1篇白晶
  • 1篇刘冲
  • 1篇凌丽
  • 1篇杜奕冲
  • 1篇刘帅
  • 1篇何莉
  • 1篇何珊

传媒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MAO休克过程兔血浆NO、CO、H_2S和内毒素的动态变化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SMAO休克)过程兔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和内毒素的动态变化。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60min组(I组)、缺血60min再灌注30min组(I/R30min组)、缺血60min再灌注60min组(I/R60min组)、缺血60min再灌注120min组(I/R120min组),每组8只。检测SMAO休克过程各组兔动脉血压及血浆NO、CO、H2S和内毒素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组动脉血压略降,再灌注各组血压进行性下降。实验各组血浆内毒素含量均明显增高,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增高趋势(P<0.01)。I组血浆NO含量明显增高(P<0.01),再灌注后NO降低(P<0.01)。实验各组血浆CO均增高(P<0.01)。血浆H2S含量在I组明显增高(P<0.01),再灌注60min达到最高,而再灌注120min有所降低(P<0.01)。与血浆内毒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NO呈负相关(r=-0.13),血浆CO及H2S呈正相关(r值为0.35和0.49,P<0.01)。结论:SMAO休克致内毒素血症,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血浆内毒素水平不断增高,进而引起机体内NO、CO和H2S的动态变化,造成机体损伤加重,因此临床上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性休克时,应在再灌注阶段实施有效的治疗。
凌灿马琨张建龙刘晓洁刘帅刘冲何莉
关键词:SMAO休克内毒素气体分子
SMAO休克兔肠组织气体分子及形态学的动态变化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SMAO休克)过程兔肠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的动态变化.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60 min组(I组)、缺血60 min再灌注30 min组(I/R30 min组)、缺血60 min再灌注60 min组(I/R60 min组)、缺血60 min再灌注120 min组(I/R120 min组),每组8只.检测肠源性休克过程各组兔动脉血压及肠组织气体分子(NO,CO,H2S)及形态学的动态变化.结果:肠组织NO含量在再灌注组明显增高,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增高(p<0.01);CO含量在I组明显增高(p<0.01),再灌注30 min达到最高值,之后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有所降低(p<0.01);H2S含量在I组明显降低(p<0.01),而再灌注各组明显增高(p<0.01),再灌注60 min达到最高值,而再灌注120 min有所降低(p<0.01).肠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肠缺血组可见大量炎性渗出物,脱落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肿胀,黏膜下血管充血、扩张明显;肠缺血再灌注组损伤明显加重,可见多处出血与坏死.结论:肠源性休克致肠屏障损伤,内毒素移位,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引起肠组织NO,CO和H2S的动态变化,造成机体损伤加重.
凌灿凌丽张建龙杜奕冲何珊白晶刘晓洁
关键词:SMAO休克气体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