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 2篇乳腺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腺肿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免疫
  • 2篇病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标志物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性
  • 1篇性病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15...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化集团公司

作者

  • 6篇侯卫华
  • 4篇李从洋
  • 4篇胡学信
  • 4篇段尚林
  • 2篇于兵兵
  • 2篇刘艳峰
  • 1篇周小鸽
  • 1篇韦萍
  • 1篇谢建兰
  • 1篇郑媛媛
  • 1篇张燕林

传媒

  • 4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乳腺纤维腺瘤内癌4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内癌(carcinomawithinfibro—adenoma,CWF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WFA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CWFA较罕见,发病年龄35~47岁,中位年龄41岁,因发现乳腺肿块而就诊。影像学特征:纤维腺瘤内出现恶性钙化。肿瘤结节状,有包膜,癌组织局限在纤维腺瘤包膜内。4例均为导管原位癌。免疫表型:肿瘤组织CK(AE1/AE3)、CK18、EMA、E—cadherin膜、p120膜均阳性(均为4/4),CK3413E12阳性(2/4),HER-2(1+~3+),ER(50%~90%),PR(70%~90%);瘤组织周围肌上皮p63、Calponin、CK5/6、SMA均阳性。结论病理检查可确诊CWFA。治疗主要采用肿物扩大切除术,预后较好。
侯卫华杨虎李海霞
关键词:乳腺肿瘤导管癌
男性乳腺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分析2例男性乳腺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特点,观察其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年龄56岁、60岁,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肿瘤细胞圆形、卵圆形或梭形,中等大小,排列成梁状、巢片状,梭形细胞排列成栅栏状、流水状,偶见菊形团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Syn、CgA、NSE、34BE12、CK5/6、E-Cadherin弥漫(+);例1 CD57弥漫(+);例2 CD56弥漫(+)、ER、PR(++),GCDFP-15、PS2部分(+)。结论男性乳腺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罕见,易发于老年人,依据肿瘤细胞形态特点,结合免疫表型可确诊。
侯卫华胡学信李从洋段尚林
关键词:乳腺肿瘤神经内分泌癌免疫表型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K34βE12、MC的表达和BRAF基因突变的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分子量角蛋白CK34βE12、间皮细胞(MC)表达和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88例PTC和8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BTL)中CK34βE12、MC的表达;采用PCR及DNA测序法检测36例PTC和36例BTL中BRAF基因突变状况,分析其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88例PTC组织中CK34βE12、MC阳性率分别为96.6%、95.5%,高于BTL组织中的13.6%、6.8%(P<0.05)。CK34βE12、MC在PTC组织中表达的敏感性分别为96.6%、95.5%,特异性分别为86.4%、93.2%。36例PTC组织中BRAF突变率为63.9%,高于BTL组织中的0.0%(P<0.05)。BRAF突变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检测CK34βE12、MC在PTC与BTL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BRAF突变对确诊PTC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且可能是预测PTC侵袭转移能力的指标。
侯卫华李从洋孟祥超于兵兵刘艳峰张萌王建业段尚林胡学信
关键词:乳头状癌间皮细胞BRAF基因
免疫组化蛋白标志物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蛋白标志物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0例PTC和103例甲状腺良性病变(BTL)组织中15种临床常用的免疫组化蛋白标志物。结果 CK19、CK34βE12、MC、galectin-3、CA19-9、CD57、Cyclin D1在PT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TL(P均<0.05);CD56、TPO、p27kip1在PT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BTL(P均<0.05);CK7、CK8/18、EMA、Tg、TTF-1在PTC及BTL组织中均高表达(P均>0.05)。PTC组织中p27kip1和Cyclin D1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与否及肿瘤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 CK19、CK34βE12、MC、galectin-3、CA19-9、CD56、CD57、TPO、p27kip1和Cyclin D1对PTC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其中p27kip1丢失和Cyclin D1表达上调可作为评估PTC预后的参考指标。
侯卫华李从洋孟祥超刘艳锋于兵兵张萌王建业段尚林胡学信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良性病变预后
探讨Ki-67增殖指数在套细胞淋巴瘤组织分型与预后中的临界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Ki-67增殖指数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组织分型(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异型)及在经典型MCL预后中的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M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Ki-67增殖指数进行定量评估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334例MCL中,男女比为2. 9∶1,平均年龄(60. 6±9. 6)岁,中位年龄61岁(25~83岁)。经Mann Whitney U检验,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异型中Ki-67增殖指数的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24. 8%±12. 5%、60. 1%±11. 7%,P <0. 001)。四格表诊断试验分析Ki-67增殖指数> 50%是预测侵袭性变异型MCL的重要因素(χ2=167. 551,P <0. 001)。Ki-67增殖指数临界值为50%时诊断为侵袭变异型有高灵敏度(83. 9%)和特异度(95. 4%)。ROC曲线法分析经典型MCL最佳的诊断临界值为40%,敏感度为93. 2%,特异度为95. 0%,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最大(AUC=0. 980,P <0. 001,95%CI为0. 967~0. 993)。237例MCL(70. 9%)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3~108个月)。当临界值为20%时,经典型MCL生存曲线呈明显不同(P <0. 05)。结论 Ki-67增殖指数临界值<40%是诊断经典型MCL的可靠指标,> 50%提示可能是侵袭性变异型;在经典型MCL患者中临界值20%有临床意义。
侯卫华侯卫华韦萍谢建兰郑媛媛张燕林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多形性预后
肾上腺皮质腺瘤组织中Calretinin、Melan-A和Inhibin α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Calretinin、Melan-A和Inhibinα在肾上腺皮质腺瘤(AC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两步法检测30例ACA、4例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30例肾上腺良性嗜铬细胞瘤(ABP)、8例正常肾上腺组织中Calretinin、Melan-A和Inhibinα的表达。结果 Calretinin阳性率:ACA70.0%、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100.0%、ABP 13.4%、正常肾上腺皮质75.0%、正常肾上腺髓质0.0%;Melan-A阳性率:ACA 53.3%、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50.0%、ABP 3.3%、正常肾上腺皮质25.0%、正常肾上腺髓质0.0%;Inhibinα阳性率:ACA 83.3%、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100.0%、ABP 6.7%、正常肾上腺皮质100.0%、正常肾上腺髓质0.0%。Calretinin、Melan-A和Inhibinα在ACA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A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三者或两两联合检测敏感性最高的是Calretinin与Inhibinα(76.7%)、特异性最高的是Melan-A与Inhibinα(95.0%)、准确性最高的是Calretinin与Inhibinα(83.3%)。结论 Calretinin、Melan-A和Inhibinα联合检测在ACA的诊断及其与ABP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侯卫华李从洋段尚林胡学信刘艳峰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腺瘤CALRETININMELA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