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丽倩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入侵海南和广东的外来植物假臭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入侵植物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 Veldkamp)分布在广东和海南的8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10个引物共扩增出98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有9.8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440,Nei指数(h)为0.2916,假臭草在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Nei遗传分化系数Gst表明:72.39%遗传变异分布在种群内,27.61%的遗传变异分布在种群间。种群间的基因流较高,为1.3107。假臭草8个种群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很高,平均为0.8828;遗传距离较大,平均为0.1257。利用UPGMA法对8个种群进行聚类分析,假臭草8个自然种群分为3大类:海口、儋州、琼中、三亚、鹤山、阳江聚为一大类,琼海、徐闻各自单独为一类。经Mantel检验,8个假臭草种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著,推测假臭草的入侵途径可能是以人为扩散为主。
- 黎丽倩李妮亚刘强
- 关键词:假臭草入侵植物遗传分化ISSR
- 假臭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单因子试验、L16(45)正交试验设计,以假臭草DNA为模板,研究了PCR反应体系中的5种主要成分,即Mg2+、dNTPs、Taq酶、引物及模板,对假臭草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对引物退火温度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建立了假臭草ISSR最佳反应体系: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Mg2+为2.0mmol/L,模板DNA用量为60ng,TaqDNA聚合酶为1.5U,dNTPs浓度为0.2mmol/L,引物浓度为0.3μmol/L。假臭草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该技术分析假臭草遗传多样性及探索防控措施提供良好的基础。
- 黎丽倩李妮亚刘强王婷杨丽石俊菲
- 关键词:假臭草ISSR
- 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染色体制片条件优化及核型对光照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
- 2019年
- 本研究为验证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细胞核型特征与其生物入侵性之间的关系,以入侵海口的恶性杂草假臭草三种不同生境下获取种子所培养的根尖为实验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体细胞制片,比较不同预处理时间和解离时间两个重要因素,筛选最优染色体制片条件。比较三种生境假臭草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特征差异情况,探讨假臭草核型特征对光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先用2 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90 min,再用1 mol/L HCl:45%的醋酸解离液处理1 min是最优的染色体制片处理条件。显微镜观察假臭草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在旷野、林缘和林中生境下的假臭草体细胞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8=28sm,2n=2x=28=24sm+4m和2n=2x=28=18sm+10m,类型分别对应为3A,2A和2A,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对应为69.02%,64.32%和65.28%,属不对称类型。研究表明,假臭草核型特征受光环境的影响,高(正常)光照生境下假臭草核型进化程度较高,低光照生境条件下,假臭草核型进化程度较低,意味着在高光照生境条件下,假臭草具有更高的入侵性。这为假臭草的防控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 张颖张颖黎丽倩刘强
- 关键词:入侵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海南及粤西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对海南岛及粤西地区8个样区,3种生境(旷野、林缘和林中)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28。染色体核型表现为2A,2B,3B和3A。核型属较不对称类型,不同居群假臭草的居群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不完全一致,说明假臭草在入侵和传播过程中受到环境因子和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
- 张颖张颖黎丽倩
- 关键词:入侵杂草假臭草核型分析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