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月红

作品数:24 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整治
  • 3篇农村
  • 3篇耕地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宅基
  • 2篇宅基地
  • 2篇整治潜力
  • 2篇生态
  • 2篇土地利用
  • 2篇景观
  • 2篇空间分布特征
  • 2篇建设用地
  • 2篇村庄
  • 1篇等标污染负荷
  • 1篇等标污染负荷...
  • 1篇地区社会
  • 1篇典型小流域
  • 1篇动机
  • 1篇多因素综合评...
  • 1篇新专业

机构

  • 23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国土资...
  • 1篇云南省烟草公...

作者

  • 23篇马月红
  • 22篇陈伟强
  • 3篇郭雯
  • 2篇史宏志
  • 2篇郭蕊蕊
  • 1篇王德勋
  • 1篇潘元庆
  • 1篇李玲
  • 1篇高颖
  • 1篇赵洁
  • 1篇马会宁
  • 1篇霍明明

传媒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农业资源与环...
  • 2篇高教学刊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烟草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度测评及空间特性分异规律
2020年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过半阶段,城镇化率从17.92%提高到58.52%,工业化方面也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14.6%。持续的结构变迁与用地走向改革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并造成耕地资源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为了切实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正态转变,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对象,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探究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现状并分析其空间影响因素,以期为平顶山市政府规划管理和政策引导提供支持与依据。结果表明,平顶山市整体集约度较高,研究区处于中部地带各县(市、区)存在区域差异性较明显,集约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西南部地区递减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是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自然条件。
高涵陈伟强马月红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度评价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影响因素
基于约束性CA模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被引量:29
2017年
为了解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开发边界问题,该文研究了基于约束性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模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以辅助规划方案的编制。将CA模型与城市发展适宜性、规划指标约束、发展空间约束等相结合,在Arc GIS系统平台上,利用Python语言实现了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系统工具。基于河南省巩义市中心城区2005和2010年2期数据,模拟了2015年的城市边界,并与2015年真实数据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城市发展总规模和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均不超设定的规模指标2 865.92和282.80 hm^2;新增用地在空间上避让了基本农田等限制区,达到了空间限制性要求;以城市土地利用适宜性为转换规则,体现了规划的"上下结合"原则;城市用地模拟精度总体达到93.09%,Kappa系数90.41%。该方法可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陈伟强潘元庆马月红马会宁
关键词:土地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基于集成机器学习的大理红花大金元种植适宜性区划
2025年
烤烟特色品种红花大金元生态适应性较差,为了构建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种植适宜性智能区划方法,选取高程、成熟期降水、成熟期均温、水热适度系数、土壤pH、速效钾含量和水溶性氯含量7个指标为生态环境协变量,以752份调查数据为学习样本,采用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对大理州红花大金元种植适宜性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红花大金元适宜性与环境协变量呈多维非线性关系,适合采用非线性机器学习模型。(2)最优模型为Bagging和Boosting集成学习算法的CHAID决策树。适宜类判别模型中,水热适度系数、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成熟期降水最为重要;适宜级判别模型中,成熟期降水、成熟期均温、高程最为重要。(3)大理州红花大金元种植“最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的评价单元数分别为471、456和531个。剑川县、云龙县、洱源县、大理州、巍山县、弥渡县、南涧县大部分地区,宾川县东西两侧、永平县西南部为适宜种植区。(4)经48个样品评吸数据验证,区划结果符合实际。研究结果可为大理州红花大金元种植区划提供决策依据。
翁倩文陈伟强王德勋陈逸林史宏志马月红于滢苑钰珂
关键词:红花大金元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以巩义市为例,用重心迁移和分形理论,对1990—2010年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重心向西南方偏移,主要是受到人口、GDP和收入水平等因素牵引;农村居民点平均海拔有所升高,说明农村居民点向矿产资源丰富的山地丘陵区迁移;巩义市整体的农村居民点分维数有所降低,稳定性指数有所提高,但有5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分维数演变趋势相反;经分维数变化"热点"分析,鲁庄镇和夹津口镇一带形成一个高值"热点",北山口镇、大峪沟镇和街道办事处一带形成一个低值"热点".
陈伟强霍明明马月红高颖张秩莹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分形维数
基于用地倾向性评价的农村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研究——以西峡县东坪村为例被引量:12
2019年
精准识别农村潜在土地利用冲突是预先权衡和协调冲突用地,指导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西峡县东坪村为例,综合考虑"发展建设-农业生产-生态维护"多重土地利用目标,进行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的用地倾向性评价,建立倾向性比较矩阵识别潜在土地利用冲突区域,并根据识别成果提出相应的差别化管理建议。结果表明:东坪村有47%的土地存在明显潜在土地利用冲突的风险,包括冲突一般区和冲突激烈区,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0.61%和26.39%。冲突激烈区(J)中J1涉及面积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18.84%,是接下来土地利用工作中亟需防治的重点问题。除此之外,用地优势区和冲突微弱区分别占土地总面积48.13%和4.87%。总体来看,东坪村内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范围较大,程度较强,冲突形势较为严峻。
代亚强陈伟强高涵马月红
关键词:农村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河南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15
2018年
耕地生态安全关系到粮食供给、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2006—2015年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从时空角度进行了分析评价,为指导区域耕地合理、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运用PSR模型构建了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准确度较高的投影寻踪模型进行了评价指数的测算。结果表明:(1)人均耕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化肥负荷、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耕地垦殖率、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河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2)研究期间,河南省耕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从0.893 7增加至0.941 9,呈现出"快速上升—缓慢下降—波动上升"的阶段性发展态势;(3)根据耕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的变化规律,将18个评价单元从时间维上分为快速上升区、慢速上升区和基本稳定区3种类型,在空间维上分为安全级别、良好级别、敏感级别、风险级别、危险级别5种划分类型;(4)2006—2015年,除了郑州,其他17个省辖市耕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均呈上升态势,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是影响郑州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李明薇陈伟强郧雨旱马月红郭蕊蕊
关键词:耕地生态安全PSR模型
基于景观结构的黄河沿岸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沿岸城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为土地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管控措施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黄河沿岸7个城市为研究区,在GIS与Fragstats软件技术支持下,基于2005,2010,2015以及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将研究区划分为1737个6 km×6 km的生态评价单元,根据景观扰动指数与景观脆弱指数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借助土地转移矩阵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关联格局进行评价。[结果]①2005—2018年,研究区域内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且增长趋势较快;其他几类用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耕地是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林地、草地和水域主要转化为耕地。②在研究时段内,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且“高—高”、“低—低”是生态风险主要的空间聚集模式。③2005—2018年,生态风险最小值和最大值大致呈N形变化;4个时期内高风险区分布区域大致相同,呈条状和块状分布,条状高风险区大多分布在黄河沿岸,块状高风险区大多分布在农村居民点零散分布的平原区;低和较低风险区大多分布在研究区域四周以及西南大部分区域。[结论]研究时段内,低风险区和中等风险区面积在逐年增加,较低风险区面积先减少后增加,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面积在逐年减少。各风险区主要向相邻风险区转化,仅有少量地区出现跨区转移,说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变化相对稳定,生态风险急剧变化的区域较小。
张锋陈伟强马月红耿艺伟
关键词:黄河沿岸生态风险土地利用
河南农业大学土地整治工程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土地整治国家战略和相关行业的发展,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支撑,2016年教育部增设了土地整治工程本科专业,急需对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研究。文章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学校的办学基础和优势,再结合土地整治行业发展需求明确了专业定位,构建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本研究可为其他相关高校在增设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伟强毕庆生马月红李玲
基于POI数据和引力模型的村庄分类方法研究被引量:24
2020年
村庄分类是实施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科学合理分配公共资源的基础。本文以新郑市为例,从乡村主体、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活网络5方面构建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POI数据和引力模型分析村庄与周围地理实体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最后基于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成果和村庄所受空间作用效应,将村庄划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规模控制类、搬迁撤并类4类。研究表明:新郑市乡村振兴潜力整体较好,但村庄发展已初显两极化态势;新郑市拥有28个城郊融合类村庄、73个集聚提升类村庄、78个搬迁撤并类村庄和141个规模控制类村庄,占比分别为8.75%、22.81%、24.38%、44.06%;总的来说,新郑市未来乡村振兴发展工作应着重关注西北部和中南部地区,需注重分类施策、分步推进。
陈伟强代亚强耿艺伟高涵马月红
关键词:村庄兴趣点引力模型
黄河中下游地区耕地轨迹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8
2021年
为探究黄河中下游地区耕地轨迹演变规律,以河南省沿黄地区和非沿黄地区为例,运用变化轨迹方法、景观格局指数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耕地轨迹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沿黄地区耕地扩张和缩减幅度高于非沿黄地区,扩张型耕地在沿黄地区主要沿黄河两岸分布,非沿黄地区分布均匀。非沿黄地区缩减型耕地向各行政区的中心集聚,沿黄地区缩减型耕地明显向郑州集聚。耕地是河南省优势景观类型,沿黄地区扩张型耕地和缩减型耕地聚集程度和连通性高于非沿黄地区,但连通聚集增长率低于非沿黄地区。Logistic分析表明,沿黄地区与非沿黄地区的耕地轨迹转化驱动因素略有差异,沿黄地区耕地的扩张对黄河水的依赖性强,非沿黄地区受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较大。缩减型耕地在沿黄地区和非沿黄地区的驱动因子基本一致,区别主要在于贡献率的不同。研究结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耿艺伟陈伟强张锋马月红
关键词:黄河驱动力LOGISTIC回归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