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化领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原体
  • 2篇支原体
  • 2篇鸡毒支原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编码基因
  • 1篇原核
  • 1篇原核表达
  • 1篇粘附
  • 1篇粘附蛋白
  • 1篇粘附素
  • 1篇基因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特征
  • 1篇编码基因
  • 1篇WESTER...
  • 1篇BLOTTI...

机构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蒋红霞
  • 2篇陈继荣
  • 2篇曾振灵
  • 2篇阎化领
  • 2篇李旭宁
  • 1篇邓碧琴

传媒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鸡毒支原体黏附蛋白PvpA的原核表达与纯化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PvpA基因的PCR扩增产物与原核表达载体pET-41a(+)连接,转化入DH5α感受态细胞,通过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3)受体菌,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用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PvpA蛋白多克隆抗血清,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验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获得PvpA纯化蛋白,在免疫印迹试验中,兔抗PvpA高免血清能与目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证实表达产物为特异性蛋白。
蒋红霞陈继荣曾振灵阎化领李旭宁
关键词:鸡毒支原体原核表达WESTERNBLOTTING
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粘附素蛋白编码基因pvpA的分子特征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中国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粘附素蛋白(PvpA)编码基因pvpA的分子特征,为进一步了解鸡毒支原体致病机制、建立新的鉴别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巢式PCR法对41株广东、四川和北京地区临床分离的鸡毒支原体和3株参考株的pvpA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分析中国临床分离株pvpA的基因变异特征。【结果】所有临床分离株pvpA基因分子特征与强毒株S6,BG44T一致,与疫苗株F36完全不同。临床分离株pvpA基因C-末端DR-1、DR-2区域(第670位~第1056位)GC的含量为53.52%,明显高于鸡毒支原体的平均GC含量;所有临床分离株及S6、BG44T在DR-1和DR-2之间丢失60个碱基。推测该区域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富含脯氨酸,高达30.27%;重复四肽Pro-Arg-Pro-X共出现10次,X为甲硫氨酸6次、甘氨酸1次、天冬酰胺1次、谷氨酰胺2次。而疫苗株F36PvpA只有DR-1区域,与R株相比间隔25肽缺失了24个肽,DR-2区域全部丢失。【结论】临床分离株pvpA基因变异特征与强毒株S6一致,与疫苗株F36的变异特征有显著差异,可以把pvpA基因作为靶标以建立临床鸡毒支原体流行病调查和诊断的新方法。
陈继荣曾振灵邓碧琴阎化领李旭宁蒋红霞
关键词:鸡毒支原体粘附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