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良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裂化
  • 2篇催化裂化
  • 1篇延迟焦化
  • 1篇提升管
  • 1篇烃含量
  • 1篇汽油
  • 1篇汽油烯烃
  • 1篇汽油烯烃含量
  • 1篇中途测试
  • 1篇钻井
  • 1篇钻井液
  • 1篇钻井液技术
  • 1篇脱硫
  • 1篇脱硫塔
  • 1篇稳定汽油
  • 1篇烯烃
  • 1篇烯烃含量
  • 1篇裸眼
  • 1篇裸眼井
  • 1篇回炼

机构

  • 4篇中国石化
  • 1篇洛阳市质量技...

作者

  • 4篇郭良
  • 1篇王志刚
  • 1篇杜海涛
  • 1篇赵鹏
  • 1篇赵娟
  • 1篇焦峰
  • 1篇熊杰
  • 1篇魏学成
  • 1篇李三杰
  • 1篇丁海峰

传媒

  • 2篇中外能源
  • 1篇河南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延迟焦化汽油回炼至催化裂化提升管探讨
2020年
将延迟焦化汽油后续加工流程由柴油加氢精制改至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进行加工,一方面可提高汽油池辛烷值和催化裂化装置轻液收,另一方面可降低全厂氢气消耗。但在生产流程改造后加工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操作原因,会导致气压机发生喘振故障,影响催化剂流化,造成反应温度以116.25℃/h的速率降低到460℃,发生装置联锁停止进料异常事故;延迟焦化汽油回炼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催化裂化稳定汽油辛烷值下降0.26个单位、催化裂化稳定汽油硫含量增加30.5mg/kg。解决方案如下:针对性研究压机操作,并组织培训事故预案;调和汽油时,提前考虑到对汽油池影响,避免出现产品不合格情况;S Zorb装置提高反应温度和吸附剂加入量。经过上述措施,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改造后的装置物料平衡进行了核算,汽油收率为57.38%,液化气收率为26.67%;焦化汽油经过提升管裂解后,原油每吨利润增加303.62元。
王志刚郭良梁瑜李诚成孙明星奕龙
关键词:催化裂化回炼提升管
长裸眼中途测试钻井液技术
本文结合4口探井的中途测试情况,介绍了探井中途测试的整个过程,详细阐明了中途测试的几个关键环节,针对不同的井眼情况采取了相应的钻井液技术措施,讨论了安全测试的几个要点,同时也提出了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易发生的事故。
丁海峰魏学成杜海涛郭良李三杰熊杰
关键词:长裸眼井中途测试钻井液
文献传递
干气脱硫塔冲塔原因分析与调整措施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气柜干气脱硫塔在两个月内连续出现多次冲塔现象,针对导致冲塔的原因进行了五个方面分析,最终确定导致冲塔的原因是进料气体中C5组分含量过高和液相负荷偏大。采取了四项调整措施:上游装置避免短时间大量向火炬系统中排放气体、调整贫液入塔流量、清洗进料气体—循环水换热器、降低脱硫塔操作压力。调整后,脱硫塔运行至今,未再出现冲塔现象。
郭良
关键词:干气脱硫塔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操作手段及优化方向被引量:7
2019年
洛阳石化执行汽油国ⅥA段生产标准,要求汽油烯烃含量按≤18%控制,因此要求对两套催化裂化装置、S-Zorb装置进行攻关优化,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缓解罐区汽油烯烃含量超标。2018年8~10月,两套催化装置进行生产优化,通过调整进料性质、降低反应温度、提高催化剂活性、投用终止剂等措施,S-Zorb精制汽油出装置烯烃含量从24.6%降低至19.6%,汽油降烯烃取得一定效果。在优化过程中,发现装置运行中存在关键参数调整幅度受限、重质油掺炼无法保证大剂/油比、催化剂高活性与装置剂耗相矛盾、S-Zorb装置精制汽油低烯烃含量与辛烷值损失的取舍等问题,并提出未来降低汽油烯烃的优化方向,通过一催化装置MIP工艺改造、二催化副提升管恢复汽油进料流程、两套催化装置使用降烯烃专用催化剂、用直柴加氢石脑油调和汽油、烷基化装置的投产等措施,催化汽油的烯烃含量大幅降低,经济效益提高。
赵鹏焦峰郭良赵娟
关键词:催化裂化稳定汽油烯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