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涛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职官
  • 2篇清末
  • 2篇外务部
  • 1篇订误
  • 1篇职官表
  • 1篇侍郎
  • 1篇统治
  • 1篇年表
  • 1篇钱实甫
  • 1篇清代
  • 1篇清廷
  • 1篇资政院
  • 1篇卒年
  • 1篇宪政
  • 1篇宪政编查馆
  • 1篇军机处
  • 1篇官制
  • 1篇官制改革
  • 1篇封建
  • 1篇封建统治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篇赵涛
  • 1篇何瑜

传媒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清史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清末新设职官表订误
2011年
庚子之役后,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Et,内外交困的晚清统治者,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被迫发布变法上谕,“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去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欲求振作,当议更张。”④并于翌年三月初三日,首设督办政务处,作为新政之枢纽,拉开了晚清官制改革的序幕。接着,六月初九日,清廷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何瑜赵涛
关键词:订误职官清末封建统治官制改革外务部
最后的应变与改革——以清廷对资政院的控制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2011年
宣统三年(1911),清政府的立宪行动大大加快,时为"议院基础"的资政院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资政院作为清廷主导产生的立宪机构,它同清廷及军机处、宪政编查馆等新旧部门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矛盾重重。而清廷通过修订院章、改换总裁等行为,以图加强对资政院的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武昌起义后,外力的骤压使得清廷对资政院大开绿灯,资政院也从原来的"议院基础"迅速转变为具有"虚君共和"性质的真正的议院,但这并未能挽救清王朝覆亡的命运。
赵涛
关键词:资政院清廷军机处宪政编查馆宪政
清末联芳任外务部右侍郎史实考订
2012年
《晋阳学刊》所载赵玉敏《清徐寿朋卒年及其遗缺补授情形疏正》一文,对《清史稿校注》部院大臣表中外务部官员徐寿朋卒日、那桐继任左侍郎、联芳署任右侍郎左侍郎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考订,澄清了一些史实,但对联芳署任外务部右侍郎问题的论述有误。文章认为,“自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九日起。联芳实际上一直都以候补三四品京官署理外务部右侍郎。”作者所引资料为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以下简称钱表)中《新设各部侍郎年表》光绪二十七年外务部右侍郎栏所载内容。但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钱表所载内容有误,特作此文订正。
赵涛
关键词:外务部《清代职官年表》清末钱实甫卒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