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杰 作品数:8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新型三维外固定架系统联合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一期新型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联合二期内固定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自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40例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一期采用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固定骨折,二期采用适当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0例)一期清创后,予以石膏或支具辅助固定,二期采用适当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及下肢功能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95.0%,对照组骨折愈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6.50±0.68)周,对照组平均(18.78±4.60)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0.20±4.67)d,对照组平均(33.35±3.8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共2例,对照组共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下肢功能康复评估优良率为85.0%,对照组为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以上数据分析均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期新型三维外固定架系统联合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方式其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短,住院周期短,下肢功能康复疗效好,是一种确切的手术方式。 贺杰 任洪峰 李欢乐 李仪宁 王申 王好锋 常祺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分期手术 富血小板血浆复合自体松质骨移植的生物重建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复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腕舟状骨骨不连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自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陈旧性腕舟状骨骨不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例)采用PRP复合自体松质骨移植的生物重建方法,对照组(15例)采用只采用自体松质骨移植并内固定的手术方式。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骨痂等级评分、腕关节功能评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周期为12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93.3%,对照组骨折愈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83±0.23)h,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73±0.30)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6.54±0.74)周]少于对照组[(20.70±4.73)周],术后住院时间[(14.27±2.43)d]少于对照组[(19.53±6.29)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12周骨痂等级评分比较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周骨痂等级评分比较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Mayo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Mayo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共2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共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PRP)复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腕舟状骨骨不连可促进腕舟状骨骨折愈合,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近期临床效果较好。 贺杰 李仪宁 任洪峰 王申 韩静 夏晓暖 孟翔 王好锋 常祺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 自体骨移植 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索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复位固定技术,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视觉痛觉模拟评分,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以及术后感染、肿胀、骨折不稳定、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P<0.05)。结论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运用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院时间及疼痛程度,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李欢乐 常祺 任洪峰 贺杰关键词:胫骨近端骨折 疗效 安全性 改良式钢丝克氏针动态加压固定法治疗外伤所致的锤状指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式钢丝抽出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创伤骨科自2017年1月-2019年10月间收治的40例锤状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改良式钢丝抽出法,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纽扣法。结果4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且都采用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手指功能。其中观察组20例患者,优11例,良6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5%。对照组20例患者,优8例,良5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65%。观察组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钢丝抽出法治疗锤状指方法简单,疗效明显,手指功能恢复好。 贺杰 任洪峰 李仪宁 李欢乐 唐亮 王好锋 常祺关键词:锤状指 伸指肌腱 HoloSight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二窗螺钉植入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使用HoloSight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二窗螺钉植入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0月于两个医学中心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入二窗螺钉治疗的23例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二窗螺钉植入方式不同分为导航组(10例,采用HoloSight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植钉)和徒手组(13例,采用传统X线透视引导植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及Judet-Letournel分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二窗螺钉植钉时间、透视次数、导针调整次数、螺钉植入质量、骨折复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导航组植钉时间、透视次数和导针调整次数明显少于徒手组(P<0.05)。导航组螺钉植入质量明显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1个月,平均7.7个月。导航组和徒手组术后1周骨折复位质量达优良者分别为9、9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达优良者分别为12、12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内固定失效、血管神经损伤、切口疝等植钉相关并发症。结论髋臼骨折治疗中,与传统徒手植钉比较,HoloSight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植入二窗螺钉能减少植钉时间、提高植钉准确性、减少辐射量,是一种高效、准确及安全的手术方式。 曹文豪 王中鹤 李嘉琦 祁麟 齐红哲 何佩宇 贺杰 刘昊扬 易成腊 易成腊关键词:髋臼骨折 透视导航 自闭症患儿的手术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社会的发展,儿童自闭症患病率不断上升,因此我们在手术中碰到的儿童自闭症患儿会越来越多,在术前护理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现将我科12例患儿的手术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贺杰 陈燕关键词:自闭症 儿童患者 手术治疗 心理护理 立体式术前教育对手术儿童的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儿开展立体式术前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0例,在术前访视中采用立体式术前教育的方式;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术前教育方式。结果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的表现:干预组在手术日有23例自愿进入手术室,对照组在手术日有9例自愿进入手术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后血压、脉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进入手术室后配合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儿术前访视中使用立体式术前教育方式,让儿童对手术室环境、术前麻醉和手术过程有一定的熟悉和认识,以此使儿童做好术前必要的身心准备,达到接受手术的最佳生理、心理状态,让手术圆满完成。同时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陈燕 贺杰 许晨曦 殷媛媛关键词:术前教育 儿童 四肢恶性骨肿瘤骨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生物重建 被引量:6 2021年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手术逐步成为主要趋势,因而各种生物重建方法得以在临床中引用。目的:对四肢恶性骨肿瘤骨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生物重建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2000至2020年出版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alignant bone tumor,bone defect,biological reconstruction,limb salvage",中文检索词为"恶性骨肿瘤,保肢方法,生物重建技术"。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肢体恶性骨肿瘤术后大段骨缺损生物重建的文献并进行综述,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符的文献,总结各种生物重建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①针对四肢恶性骨肿瘤骨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瘤段骨原位灭活、关节缺损后生物重建和节段骨切除后生物重建方法各有利弊,对适应证不同的患者应选择不同手术方法;②提示生物重建可为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提供重要方法。 贺杰 常祺关键词:骨肿瘤 恶性 骨缺损 保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