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艳芳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硝化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芽孢杆菌属
  • 1篇养殖
  • 1篇养殖废水
  • 1篇医药
  • 1篇雨后
  • 1篇灾害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生态修复
  • 1篇生物医药
  • 1篇石流
  • 1篇水库
  • 1篇台风
  • 1篇泥石
  • 1篇泥石流
  • 1篇泥石流灾害
  • 1篇无机氮

机构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省环境保...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广州市璞境生...

作者

  • 4篇胡艳芳
  • 3篇许振成
  • 2篇胡立琼
  • 2篇曾东
  • 2篇刘彦彦
  • 1篇邵瑞华
  • 1篇马千里
  • 1篇雷鸣
  • 1篇邱亚群
  • 1篇苟婷
  • 1篇赵学敏
  • 1篇陈峻峰
  • 1篇周文婷
  • 1篇张伟丽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海水养殖废水沉积物中硝化细菌的分离及修复无机氮污染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海水养殖废水中的无机氮污染,从某石斑鱼养殖池底沉积物中筛选出5株硝化细菌(5~9号),并利用该菌进行去除养殖废水中无机氮的实验。结果表明,5株硝化细菌对养殖废水中氨氮、总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均具有去除作用,对硝酸盐氮的去除存在相对延滞。其中,7号菌株去除效果最好,6h时对氨氮、总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8%、17%和13%;36h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18%。
刘彦彦许振成曾东陈峻峰胡艳芳张伟丽胡立琼
关键词:养殖废水硝化细菌无机氮生态修复
一种具有硝化功能的细菌筛选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硝化功能的细菌及其构建方法。所述该细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命名为nitrification‑HN07菌株,于2016年6月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
许振成刘彦彦曾东胡艳芳丘丽清马闯艺
文献传递
台风强降雨及雨后泥石流对广东高州水库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2010年受"凡亚比"台风强降雨及诱发的次生灾害泥石流影响,高州水库集水区内植被及水环境质量受到严重损害。为评估此次灾害对集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灾害前后遥感数据及水体水质变化。结果表明,灾害对集水区高植被覆盖度区域造成较严重破坏,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呈下降趋势,灾后集水区的高植被覆盖区转出面积(932.7km2)大于转入面积(889.4 km2),主要转变为中植被覆盖度区域,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实际面积由灾前932.28 km2减少到灾后889.404 km2,面积减少42.884 km2;中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37.354 km2,无植被及低植被覆盖面积变化不大。灾后短时间内造成水库水质发生较大变化,库区及入库河流中DO、pH、SD、CODMn与Chl.a浓度降低;浊度与TN、NO3-N、NH4-N、TP、Fe浓度升高;三条入库河流Fe浓度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限值,其中古丁河口处Fe浓度超标准限值6.4倍;古丁河TN浓度和朋情河口处TN、TP浓度均超地表水Ⅲ类标准;水库供水口底层水体TN、TP含量浓度超地表水Ⅲ类标准,Fe浓度也超出标准限值,严重影响供水水质。由于台风强降雨极端气候变化和土地使用改变等因素综合影响,区域灾害类型趋向复合型变化,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和供水水质安全保障面临更大的挑战。
周文婷邵瑞华张雅洲马千里胡艳芳冼宪恒苟婷许振成赵学敏
关键词:高州水库台风泥石流灾害植被覆盖度
仿生超疏水表面在建筑和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仿生超疏水表面材料具有特殊微纳米结构,相比一般的材料具有优秀的性能和特殊的性质。目前人们已经制备出诸多具有防污、抗冻、微流体、生物医药等特性的仿生超疏水表面材料。文章综述了仿生超疏水材料制备的经典模型和方法,重点介绍了仿生超疏水材料在建筑和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如:提高建筑防污耐水性能,增加材料浮力,提高管道运输能力,控制药物释放,控制蛋白质的吸附和生长,控制细胞生长行为,提高血液相容性等。最后对仿生超疏水性表面材料在建筑和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胡立琼雷鸣邱亚群张伟丽胡艳芳丘丽清刘芳
关键词:建筑生物医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