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艳秋

作品数:7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三工河流域
  • 2篇塔里木河
  • 2篇塔里木河流域
  • 2篇农户
  • 2篇流域
  • 2篇灌溉
  • 2篇河流域
  • 1篇新疆棉
  • 1篇新疆棉花
  • 1篇演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棉
  • 1篇植棉业
  • 1篇适宜性
  • 1篇农户视角
  • 1篇偏离-份额分...
  • 1篇区域经济
  • 1篇区域经济差异
  • 1篇种植面积
  • 1篇自然因素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新...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新疆财经大学

作者

  • 7篇肖艳秋
  • 6篇杨德刚
  • 5篇唐宏
  • 5篇张新焕
  • 3篇潘伟
  • 2篇杨莉
  • 2篇王国刚
  • 1篇陈大波
  • 1篇杨帆
  • 1篇王昌燕
  • 1篇夏文进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年份

  • 4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三工河流域农户灌溉效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三工河流域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基于DEA方法,从作物类型和地域空间两方面评价了农户灌溉效率,利用Tobit模型探讨了农户灌溉效率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对灌溉效率的作用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作物类型的灌溉效率不同,平均灌溉效率的大小依次为棉花(0.95)>葡萄(0.89)>葵花(0.88)>打瓜葫芦(0.80)>玉米(0.78)>小麦(0.72)。②不同地域空间的灌溉效率具有差异,同种作物的平均灌溉效率在兵团与地方间差异显著,兵团略大于地方;上、中、下游进行比较,上游与中下游作物平均灌溉效率差异显著,下游>中游>上游。③灌溉方式、作物类型、收入、灌水量、水价、灌溉管理、技术培训对灌溉效率影响显著。其中灌溉量与灌溉效率呈负相关;灌溉方式、灌溉管理规范程度、水价、技术培训、收入与灌溉效率呈正相关;灌溉效率随种植作物类型和区域不同存在显著变化。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灌溉效率的政策建议。
陈大波张新焕杨德刚肖艳秋杨帆夏文进
关键词:农户灌溉效率影响因素三工河流域
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经济分布不均衡特征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最基本的属性,不均衡性过大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利用地理联系率、Pearson相关系数、基尼系数和崔王指数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经济分布不均衡的时间特征;采用重心模型和人均GDP空间分异特征探讨了人口-经济分布不均衡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塔河流域的人口、经济分布匹配程度不断减弱,不均衡特征逐渐显著,区域经济差异已超出警戒线的范围。(2)在空间格局上,经济重心显著向东北方向集中,人口重心基本不变;人口、经济重心转移使和田、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地州逐渐成为贫困人口集聚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库尔勒市成为经济极化中心。依据增长极理论,塔河流域经济极化中心较单一,增长体系不完善,未来需培育新的极化中心。
肖艳秋杨德刚唐宏张新焕
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
近30年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的时空演化过程被引量:6
2011年
基于1949-2007年棉花发展统计数据,应用发展度与适宜度评价方法,分析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的发展历程及空间演化特征。研究表明:①1949年以来,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历经缓慢发展、快速发展、控制发展3个阶段;②主产棉区呈现西退、东扩、北进的趋势,植棉县市的植棉业发展趋势分为优势持续、优势后发、优势衰退、优势微弱、不占优势5种演化类型;③塔里木河干流区的重点植棉区与植棉适宜空间较为协调,干流北部不宜植棉区与南部次宜植棉区棉田面积盲目扩大;④优势增长型的主产棉区完全位于适宜植棉区之内,优势后发型的主产棉区在适宜植棉区、次宜植棉区甚至不宜植棉区均有分布,优势衰退型、优势微弱型以及不占优势型主要位于次宜植棉区与不宜植棉区。
张新焕王昌燕唐宏肖艳秋
关键词:植棉业发展度适宜性塔里木河流域
1952-2008年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被引量:33
2012年
以1952-2008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新疆解放以来的产业结构演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其与同期全国产业结构演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52年以来,新疆与全国产业结构演进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新疆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二产居于主导地位;新疆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不均衡度不断扩大,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别呈现"二、三、一"和"一、三、二"特点;新疆的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先快后慢,且主要依赖第二、三产业的推动,转换方向合理;新疆一产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二产具有后发优势,三产带动就业能力不足,产业发展不平衡且产业结构效益在下降;新疆经济增长结构效益在增强,增长结构中夕阳产业比重高,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有所提高。
潘伟杨德刚杨莉肖艳秋王国刚唐宏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进偏离-份额分析法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户灌溉区域差异及原因分析——以三工河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问卷调查,运用数量统计和最小二乘估计,分析新疆三工河流域不同区域农户灌溉差异,并探讨差异性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1)三工河流域从上游到下游节水滴灌面积比例和水价依次递增,上、中、下游滴灌比例分别为3%、10%、28%,水价为<0.075元.m-3、0.069~0.075元.m-3、0.13~0.35元.m-3;灌水量和农户水费负担依次减少,灌水量为18 510 m3.hm-2、12 810 m3.hm-2、9 075 m3.hm-2,水费负担为18%、14%、12%;种植结构由传统作物主导向经济作物主导发展,种植结构趋于合理。(2)自然因素是导致农户灌溉差异的根源,不同区域水资源多寡、土壤保水性、地块大小与破碎度的差异,导致农户节水意识、节水设施选择意愿及政府调控措施的不同。(3)政府一方面通过调整水价增加农户灌溉压力,减少农户用水量;一方面通过提高渠系质量和激励农户采用节水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提升作物的灌水需求曲线。实证结果显示:水价每上涨0.01元.m-3,灌水量就会减少484 m3.hm-2;采用滴灌技术,灌水量减少1 617 m3.hm-2;改善渠系质量使土渠向水泥渠、板板渠发展,灌水量减少736 m3.hm-2。
肖艳秋张新焕杨德刚
关键词:三工河流域农户灌水量自然因素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时空变化及适度规模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本研究通过对建国以来新疆植棉业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时序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并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植棉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模型,揭示新疆植棉业发展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表明:(1)1949年以来,新疆植棉规模不断扩大,从1949年的33.41×103 hm2上升到2007年的1 782.60×103 hm2,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三大棉区即南疆棉区、北疆棉区、东疆棉区变化特点各异,其中南疆棉区起主导作用;按绿洲分类棉区中,以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和西北沿边绿洲棉区变化明显。(2)现有条件下,整个新疆棉花种植经营适度规模以800×103~1 000×103 hm2为最优,600×103~800×103 hm2次之,400×103~600×103 hm2再次之,>1 000×103 hm2最差。该规模标准可作为制定新疆植棉业发展、安排植棉业经济投入和劳动力投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依据。
潘伟杨德刚杨莉肖艳秋王国刚唐宏
关键词:棉花产业棉花种植面积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37
2012年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基尼系数、人均收入差异系数、"崔王指数"、锡尔系数4种区域差异演化指数的计算,结合GIS空间分异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极化水平不断增强;南北疆内部区域经济差异与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北疆内部、城市内部的经济差异对总体差异的作用显著。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不断北移,极化中心基本显现;空间自相关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天山北坡,低值区域不断扩大至整个南疆地区;北疆极化中心克拉玛依市"高-高"极化作用显著,乌鲁木齐市、鄯善县的"高-高"作用不显著,有待提升;南疆极化中心库尔勒市仅在改革开放初期"高-低"作用显著,近年来阿克苏市"高-低"作用显著,有望发展成为新的极化中心。
肖艳秋杨德刚张新焕潘伟唐宏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极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