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京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基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锆石
  • 3篇红花尔基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矿床
  • 2篇花岗岩
  • 2篇成矿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地质特征及成...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活动
  • 1篇银矿
  • 1篇银矿床
  • 1篇印支期
  • 1篇早侏罗世
  • 1篇找矿
  • 1篇找矿意义
  • 1篇三叠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北京矿冶研究...

作者

  • 7篇田京
  • 6篇佘宏全
  • 6篇向安平
  • 6篇李进文
  • 6篇董旭舟
  • 6篇康永建
  • 6篇郭志军
  • 5篇杨郧城
  • 1篇刘文

传媒

  • 3篇中国地质
  • 2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现代地质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7
2014年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是中国内蒙古地区一个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通过对矿区石英斑岩、石英二长岩、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及细粒花岗岩等侵入岩进行了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4件侵入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85.4±1.9)Ma、(294.3+0.6)Ma、(287.0±1.2)Ma及(243.9±1.6)Ma,表明矿区主要侵入岩形成于2个时期,即海西晚期与印支期。前3者的年龄表明其均为海西晚期岩浆演化产物,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亏损Ba、Nb、Sr、Zr、Ti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K、亏损Ta,弱的负Eu异常,(Y+Nb)-Rb和Yb-Ta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上均显示为弧花岗岩,且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其形成受古亚洲洋闭合的影响,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细粒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43.9±1.6)Ma,表明其为印支期岩浆演化的产物,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同样亏损Ba、Nb、Sr、Zr、Ti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K、亏损Ta,弱的负Eu异常,(Y+Nb)-Rb和Yb-Ta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显示为弧花岗岩,且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其形成受蒙古-鄂霍茨克洋陆内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矿区赋矿围岩为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其^(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62.6±0.7)Ma,说明本次所采集的侵入岩与矿床的形成均无成因联系。
田京李进文王润和刘文向安平康永建郭志军董旭舟
关键词:侵入岩地球化学
内蒙古东珺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8
2014年
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内蒙古东珺铅锌银矿床的成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区岩浆岩属于钙碱性岩石系列,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矿石与岩浆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矿石、矿化蚀变岩、火山岩和二长斑岩的K、Th、U、Rb均具有明显的正异常,Ta、Nb均显示负异常,暗示本矿区各种岩石具有相同的源区,主要来源于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地幔,可能有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矿石中金属硫化物Pb、S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系统。通过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认为东珺铅锌银矿为一与火山-次火山岩浆作用有关、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脉型矿床,成矿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岩浆作用关系密切,NW向和NE向断裂构造为控矿和容矿构造。
梁玉伟张斌田京李进文佘宏全杨郧城
关键词: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
内蒙古红花尔基白钨矿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红花尔基白钨矿矿床为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钨矿规模接近大型的W-Mo矿床。文章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碳、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红花尔基白钨矿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可划分为钾长石、钠长石阶段→白钨矿-石英阶段→辉钼矿-石英阶段→铜、铁、铅、锌硫化物-石英阶段→碳酸盐-石英阶段5个成矿阶段。矿床内的白钨矿、石英以及碳酸盐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以富液相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白钨矿-石英阶段的均一温度范围为290-395℃,峰值为360-370℃,盐度w(Na Cleq)范围为0.88%-7.02%,峰值为2%-3%,结合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得出与钨矿形成有关的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的Na Cl-H2O体系的结论。白钨矿和石英的H-O以及碳酸盐的C-H-O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水,并有少量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流体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富钨等成矿元素的热液。矿区花岗岩的云英岩化可能将钙萃取进入流体,参与白钨矿结晶、沉淀。
郭志军李进文黄蒙辉郭万军董旭舟田京杨郧城佘宏全向安平康永建
关键词: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白钨矿红花尔基
内蒙古八大关矿区印支期岩浆活动及其找矿意义被引量:10
2014年
通过对八大关矿区主要花岗岩体进行了系统采样,其镜下鉴定结果显示该区侵入岩主要为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6件样品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主要在243.87~231.63 Ma。结合成矿斑岩的形成时代,矿区主要侵入岩均形成于印支期,并不存在海西期或燕山期侵入岩体。根据岩体年龄的分布情况,将矿区印支期岩浆活动划分为243.87~237.11 Ma和231.63~229.00 Ma 2个阶段,早阶段岩浆活动主要形成矿体围岩;而铜钼矿化主要与晚阶段岩浆活动有关。此外,整个鄂霍次克造山带两侧的印支期岩浆活动也具有两阶段的特点,且与鄂霍次克洋的俯冲密切相关,考虑到两侧已查明的印支期超大型-大型斑岩型矿床,认为八大关矿区外围及额尔古纳地区存在寻找印支早期斑岩矿床的可能性。
康永建佘宏全向安平田京李进文杨郧城郭志军董旭舟
关键词:岩浆活动印支期
内蒙古红花尔基白钨矿矿床赋矿花岗岩Sr-Nd-Pb-Hf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4
2014年
对内蒙古红花尔基白钨矿矿床的赋矿花岗岩进行了全岩Sr、Nd同位素、钾长石Pb同位素以及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肉红色二长花岗岩、灰白色二长花岗岩到石英二长岩,它们的(^(87)Sr/^(86)Sr)_i值依次降低,均值分别为0.70525、0.70517和0.70482,_(εNd)(t)值则依次增加,均值分别为+2.2、+2.3和+3.1。2种二长花岗岩的钾长石Pb同位素值较均一,其中^(206)Pb/^(204)Pzb为18.258~18.276,^(207)Pb/^(204)Pb为15.507~15.512;^(208)Pb/^(204)Pb为37.994~38.018。3种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εHf)(t)值分别为+5.2^+10.4(均值+8.1)、+3.1^+9.8(均值+7.5)、+5.8^+14.4(均值+9.2)。赋矿花岗岩的Sr-Nd-Pb-Hf同位素特征指示其源岩物质很可能是以新元古代起源于亏损地幔的下地壳物质为主,石英二长岩可能是岩浆混合了少量地幔物质形成的包体。区域构造分析表明,红花尔基白钨矿矿床赋矿花岗岩岩浆源区的形成可能与新元古代古亚洲洋演化过程中俯冲大洋板块与上地幔的相互作用有关;早侏罗世,蒙古—鄂霍次克洋盆在本区闭合后,板块碰撞隆起的挤压环境触发了源岩物质的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了赋矿花岗岩。
郭志军李进文黄光杰关继东董旭舟田京杨郧城佘宏全向安平康永建
关键词:红花尔基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SR-ND-PB同位素古亚洲洋
内蒙古八大关斑岩型铜钼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八大关斑岩铜钼矿床是中国内蒙大兴安岭地区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之一。对矿区Ⅱ号岩体不同位置的2件岩石样品采用高精度的LA_ICP_MS锆石U_Pb测年,获得的锆石U_Pb年龄分别为(230.6±2.8)Ma和(230.5±4.4)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非常一致,由此确认花岗闪长斑岩体的形成年龄约为230 Ma;对矿区7件辉钼矿样品采用Re_Os同位素测年,获得的Re_Os等时线年龄为(228.7±3.1)Ma,指示了八大关铜钼矿床辉钼矿的沉淀时间约为228.7 Ma。结合矿区岩相学、矿物学特征,辉钼矿呈浸染状分布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且辉钼矿与黄铜矿密切共生,以及上述2种精确方法获得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的一致性,说明花岗闪长斑岩即为成矿岩体,成岩与成矿大致同时或成矿略晚于成岩,表明八大关铜钼矿床形成于中三叠世,属于印支期成矿。
康永建王亚君黄光杰佘宏全向安平田京郭志军董旭舟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测年中三叠世
内蒙古红花尔基白钨矿矿床花岗岩成因类型及成矿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红花尔基白钨矿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南120 km处,为大兴安岭中北段近年来新发现的规模有望达到大型的钨矿床,也是本地区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白钨矿矿床。赋矿围岩是侵入奥陶系裸河组(O2-3lh)地层中的花岗岩体,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对赋矿花岗岩进行的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肉红色二长花岗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79.2±0.6 Ma(N=20,MSWD=1.3);灰白色二长花岗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79.0±0.6 Ma(N=20,MSWD=0.7);石英二长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78.6±0.7 Ma(N=20,MSWD=0.6)。这一结果表明上述花岗岩为燕山早期早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在3件花岗岩样品中均发现继承性锆石(年龄为779.1 Ma和463.2-486.0 Ma),说明本区可能具有新元古代和早中奥陶世的基底。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与成矿密切相关的3种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即:均以高硅(Si O2=63.09%-73.53%)、富碱(ALK=7.60%-8.74%)和整体弱过铝质(A/CNK=0.97-1.08)为特征。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La/Yb)N=3.96-12.28],整体具中等铕负异常(δEu=0.55-1.01)。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比值蛛网图上主要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点,Rb、Th、U、K、Pb等元素富集,Ba、Nb、Ta、Sr、P、Ti等元素明显亏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经过分析认为,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下地壳,岩浆上侵过程中也可能萃取含钨建造中的钨等元素。
郭志军李进文常裕林韩增光董旭舟杨郧城田京佘宏全向安平康永建
关键词:I型花岗岩早侏罗世成矿物质来源红花尔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