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文
-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徐深气田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及有效储层分布规律被引量:4
- 2018年
- 火山岩岩性、岩相对储层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因此火山岩岩性、岩相研究是后续储层评价的基础。以徐深气田深层火山岩为例,通过"岩心刻度测井",采用"成分+结构"的方法识别岩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测井—岩性—岩相—亚相"之间对应关系,分析不同相标志的测井响应机理,建立了测井信息与地质相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爆发相、喷溢相测井特征模式。通过分析有效储层与岩性、岩相关系,明确了有效储层分布规律。研究成果为划分火山岩岩相、亚相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对揭示火山岩时空展布特征、储层预测、井位部署等具有重要意义。
- 王高文
- 关键词:测井资料岩性识别有效储层
- 小河道薄砂层井震联合识别技术及应用——以大庆长垣西部AGL地区为例被引量:5
- 2022年
- 大庆长垣西部AGL地区萨零油层组发育三角洲前缘小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层。三角洲前缘为砂泥岩薄互层沉积,水下河道窄,砂体厚度小、相变快,河道砂体地震特征不清晰,储层预测困难。为此,提出小河道薄砂层井震联合识别技术。首先,结合井、震资料,在精细地层格架控制下,通过逼近地下地质结构的正演模拟,构建窄小河道砂体三种地震响应模式;然后,按照点→面→体的思路,由井标定水下窄小河道砂体地震反射特征,在平面上利用地震属性追踪河道边界和走向,在三维地震数据体上分析窄小河道的形成期次和演化规律,定性描述窄小河道的展布特征;最后,根据已知井目的层地震反射波形特征和砂岩厚度,应用关联度分析法,实现基于波形模式识别的河道薄砂层厚度定量预测。应用该技术研究成果在大庆长垣西部AGL地区TA2无井控制区块部署开发井9口,完钻后河道预测符合率达到100%,砂体厚度相对误差为9.6%,单井最高日产油4.1t,指导了老油田周边油气勘探与开发,达到了增储上产的目的。
- 杨春生杨春生姜岩王高文王高文
- 徐深气田D区块气井积液诊断及水体规模被引量:5
- 2017年
- 徐深气田D区块属于块状底水的火山岩气藏,准确识别气井出水、判断气井是否积液、计算水体规模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动态分析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适合D区块气井出水与积液诊断的方法。研究表明:气藏出地层水的水气比下限为0.2 m^3/10~4m^3,矿化度下限为8 000 mg/L,气井临界携液流量为(1.55~3.45)×10~4m^3/d,水体规模为(6.27~6.86)×10~8m^3;综合水气比和矿化度下限可以快速准确识别气井是否出水;气井是否积液,取决于油管直径、井筒温度和压力3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在静态水体规模计算基础上,引入动态方法来验证,有利于减小静态法参数选取的不确定性,能够更准确计算水体规模大小。
- 高涛王高文石硕坤
- 关键词: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水气比矿化度积液
- 水驱油田开发后期井网密度的确定被引量:14
- 2008年
-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计算投入开发若干年后的油田(油藏)合理井网密度和极限井网密度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投资、逐年管理费用和原油销售收入的利息,还充分考虑了注采井数比、剩余油分布、油田递减率等因素。该方法可对投入开发后的油田井网是否加密进行论证,使决策者最大程度地避免投资风险。
- 刘春枚刘刚王高文
- 关键词:水驱油田井网密度采收率
- 返排率结合水气比及水性分析识别压裂后气井早期出水——以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为例被引量:14
- 2009年
- 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大规模投入勘探开发以来,气井逐渐开始出水,如何及早、准确地识别气井早期出水,对于制定合理、有效开发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分别应用水气比和水性分析两种方法识别该气田气井早期出水的基础上,指出了两种方法面对该气田大量气井压裂后早期出水识别上的不足之处:由于该气田火山岩气藏物性总体上表现为低孔低渗,多数井需压裂才能获工业气流,压裂后部分未出水井初期水气比高于凝析水气比,难以单独通过水气比识别气井早期出水;该气田火山岩气藏非均质性强、水体连通性差导致水性变化区间较大,压裂后出水井产出液水性与压裂液很接近,仅靠水性识别也难以奏效。为此,提出了利用返排率结合水气比及水性分析方法综合识别气井早期出水的思路。应用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弥补水气比和水性分析两种方法的不足。
- 高涛王高文
- 关键词:徐深气田火山岩气井水气比水性返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