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宏伟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牙移动
  • 1篇正畸
  • 1篇正畸牙
  • 1篇正畸牙移动
  • 1篇受体
  • 1篇死因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细胞
  • 1篇可溶性
  • 1篇可溶性肿瘤坏...
  • 1篇可溶性肿瘤坏...
  • 1篇坏死
  • 1篇坏死因子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篇华咏梅
  • 1篇牟福元
  • 1篇王宏伟

传媒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磨牙移动距离,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被移动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应用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组织化学染色对破骨细胞和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的时相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各受体组大鼠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时相性变化与对照组相似,但各时间点牙槽骨吸收程度均较轻微,多数大鼠牙根表面很少或几乎没有明显牙骨质吸收迹象。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天所有受体注射组牙槽骨及牙根表面TRAP染色阳性细胞降低了约50%(P<0.05),但受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正畸牙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可以减少牙齿移动距离并减少牙根吸收。
华咏梅王宏伟牟福元
关键词: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正畸牙移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