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雪莲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土壤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多样性
  • 1篇文库
  • 1篇细菌
  • 1篇细菌多样性
  • 1篇黄土
  • 1篇黄土高原
  • 1篇高原土壤
  • 1篇杆菌
  • 1篇PCR-DG...
  • 1篇16S_RD...
  • 1篇DGGE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崔益斌
  • 2篇陈旸
  • 2篇潘雪莲
  • 2篇黄晟
  • 1篇方昊
  • 1篇季峻峰
  • 1篇徐军
  • 1篇郭晓峰
  • 1篇陈骏

传媒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甘肃西峰黄土中细菌16S rDNA文库的构建与组成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对黄土高原西峰地区黄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进行了总DNA提取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通过克隆测序技术构建了含有44个克隆子的细菌16SrDNA文库。对16SrDNA系统发育的分析表明,西峰地区的黄土沉积物中细菌可分属13个类群,包括:酸杆菌(Acidobacteria)、变形菌(Prote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厚壁菌(Firmicu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a)、浮霉菌(Planctomycetes)、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异常球菌—栖热菌(Deinococcus-Thermus)、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蓝细菌(Cyan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Candidate division TG1。其中酸杆菌为最主要优势类群,变形菌为次优势类群,二者占黄土细菌总克隆数的70%,且大多为不可培养的基因型。
黄晟陈旸潘雪莲崔益斌季峻峰陈骏
关键词:黄土细菌多样性
黄土高原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PCR-DGGE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利用细菌通用引物,对从黄土高原5个地区土壤样品以及西峰剖面26个土壤样品中提取的总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PCR产物进行分析,以揭示黄土高原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针对黄土高原土壤微生物特点进行DGGE试验条件优化,获得最佳变性梯度为40%~70%,最佳电泳时间为17h(100V)。对不同深度土壤细菌DGGE图谱的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深度土壤细菌呈现2种不同的群落结构,推测其成因可能与季风性气候引起的温湿环境变化及冰期有关。在夏季风加强而冬季风减弱的时期,气候温暖潮湿,风化成壤作用强烈,在DGGE图谱中表现为土壤样品条带多而密;反之,风化成壤作用较弱,在DGGE图谱中表现为条带少而疏。对洛川、西峰等5个地区土壤细菌Shannon—Weiner指数的测定结果表明,Shannon—Weiner指数受条带亮度及迁移率的影响。
潘雪莲黄晟方昊徐军郭晓峰陈旸崔益斌
关键词:黄土高原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