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建华

作品数:124 被引量:49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内镜
  • 22篇细胞
  • 21篇肿瘤
  • 16篇乳腺
  • 16篇基因
  • 15篇腺癌
  • 14篇乳腺癌
  • 10篇受体
  • 10篇激素
  • 10篇雌激素
  • 9篇食管
  • 9篇转录
  • 9篇结肠
  • 8篇静脉
  • 8篇恶性
  • 7篇蛋白
  • 7篇术后
  • 7篇曲张
  • 7篇晚期
  • 7篇静脉曲张

机构

  • 6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9篇军事医学科学...
  • 16篇解放军总医院...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南昌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21篇朱建华
  • 40篇李楠
  • 38篇肖文华
  • 24篇李秋文
  • 22篇叶棋浓
  • 18篇王如良
  • 17篇吴凯
  • 15篇陈伟
  • 14篇刘家宏
  • 13篇王艳梅
  • 11篇黄翠芬
  • 11篇李留树
  • 10篇敖国昆
  • 10篇徐小洁
  • 10篇郝怡鑫
  • 10篇严景华
  • 9篇宋三泰
  • 9篇翟俊山
  • 9篇沙立娜
  • 9篇康欢荣

传媒

  • 9篇生物技术通讯
  • 5篇临床肿瘤学杂...
  • 5篇中华肿瘤杂志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4篇临床消化病杂...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国外医学(肿...
  • 2篇山东医药
  • 2篇Journa...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14篇2008
  • 14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降解食道管状介入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食道管状介入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可降解管状介入支架是通过在由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药物或X光显影剂的混合物制成的空心管外壁上镂空后得到的具有各种图案的管状介入支架,空心管的外径为1~100毫米,管壁为0....
李楠齐宏旭王雪明王艳翟俊山朱建华
文献传递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晚期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晚期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患者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4年11月至2009年10月,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晚期有随访资料的DFSP患者24例,其中二线治疗2例,三线或三线以上治疗22例,对其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全组2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8例,占33.3%;部分缓解(PR)10例,占41.7%;稳定(SD)2例,占8.3%;进展(PD)4例,占16.7%。全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83.3%。获得CR和PR的18例患者的中位缓解时间为5.6个月。疾病控制(CR+PR+SD)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无效(PD)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20.8%)、中性粒细胞减少(12.5%)和水肿(8.3%)等,多为轻至中度。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中国晚期DFSP患者的有效率高,耐受性好;推荐剂量为400mg,每日1次。
朱建华李秋文肖文华孙君重王如良陆江阳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甲磺酸伊马替尼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9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8
2014年
目的观察基于"证候要素和应证组合"指导思想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晚期(ⅢB和Ⅳ期)NSCLC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0例,在化疗同时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汤剂口服,而对照组给予贞芪扶正胶囊口服,两组均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生存期(OS)、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36.3%和28.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9.0%和76.4%,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1周和17周,OS分别为64周和56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为轻(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能够对化疗晚期NSCLC患者起到增效减毒作用,在提高肺癌远期生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杨国旺王皓韩磊初玉平周爱军张侠朱建华富琦张青韩燕王笑民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学疗法生存期副作用
嗜酸粒细胞性腹腔积液误诊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年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曾误诊的两例嗜酸粒细胞性腹腔积液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两例均以腹胀为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腹腔积液,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首诊均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最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嗜酸粒细胞性腹腔积液,予抗组胺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嗜酸粒细胞性腹腔积液临床罕见,且该病目前尚无明确诊断标准,导致诊断困难;对高嗜酸粒细胞血症并不明原因腹腔积液者需考虑本病。
朱超慧吴凯姚怡朱建华
关键词:胃肠炎嗜酸粒细胞腹水误诊
恶性黑色素瘤生物化疗的临床研究初探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应用生物化学治疗、生物治疗或化学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分析82例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化学治疗(顺铂、氮烯咪胺、吉西他滨),生物治疗(白介素2、干扰素α、树突状细胞疫苗)或生物化疗(上述两者结合)的临床疗效。其中生物化疗组32例、生物治疗组26例、化学治疗组24例。中位随访时间2年(1~4年)。结果近期疗效:生物化疗组有效率(RR)为71.9%,与生物治疗组(RR46.2%)和化学治疗组(RR54.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远期疗效:生物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34个月,与生物治疗组(MST26个月)和化学治疗组(MST14个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40.6%、38.5%和12.5%。生物化疗组毒副作用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经一般处理,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细胞因子联合树突状细胞疫苗能明显提高接受化疗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杜楠李留树肖文华李秋文孙君重朱建华赵晖王如良
关键词:黑色素瘤生物疗法药物疗法
p53基因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上颌窦癌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p53抑癌基因在难治性上颌窦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局部瘤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卡铂化疗,每3周1次,共3个周期。结果3个周期治疗后,MRI显示肿瘤完全消失。除中等度发热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p53基因可显著增强上颌窦癌化疗敏感性和逆转癌细胞耐药,可作为难治性上颌窦癌治疗选择。
肖文华朱建华付艳成翠香王如良
关键词:上颌窦癌P53基因腺病毒化疗
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脊髓蛛网膜下移植治疗17例癌痛病人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BCC) 异种移植对癌痛病人的镇痛效应、作用时间及毒副作用。方法:17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疼痛病人,年龄33-75岁;女性12例,男性5例。肿瘤为...
薛毅珑何立敏李留树王捷王振福李新建张莉崔忻朱建华罗芸钟大光李雁凌
关键词:BCC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微囊化
文献传递
放大内镜下胃溃疡小凹分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下胃良、恶性溃疡小凹形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 GF-H260Z型电子放大内镜对67例胃溃疡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利用其放大功能观察溃疡周围胃小凹形态改变,并指导内镜下病理组织学的取材。结果67例病变中55例为良性溃疡,12例为恶性溃疡,周边小凹开口呈F型,其中3例为重叠E型改变。结论胃溃疡周边小凹形态改变与病灶的良、恶性存在密切关系。
李楠朱建华陈伟
关键词:放大内镜溃疡胃小凹
内镜下129枚食管内支架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探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分析内镜下129枚食管内支架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77例食管狭窄患者,良性狭窄14例,恶性狭窄63例,其中伴瘘道形成者8例。共内镜下置入各种支架129枚。随访3~24个月。结果内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术后1~16周出现并发症,包括胸痛及异物感77例、支架阻塞14例、黑便7例、支架移位9例、新瘘形成2例、反流性食管炎7例。经过相应的治疗,并发症均得到改善。结论食管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有效的非手术方法,有利于延长生存时间。
李楠吴凯敖国昆徐冰钱虹霞朱建华黄庆
关键词:食管镜检查食管支架食管狭窄并发症
MDA-MSP技术检测粪便miR34b/c甲基化及其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粪便miR34b/c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从126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粪便和64例正常对照者的粪便中分别提取DNA,采用多重置换扩增(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MDA)技术对经过亚硫酸氢盐修饰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扩增,结合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组织和粪便中miR34b/c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结直肠癌癌组织miR34b/c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95.2%(120/126),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为11.9%(15/126),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miR34b/c甲基化状态与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粪便miR34b/c甲基化阳性率为90.2%(111/12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7.8%(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粪便DNAmiR34b/c用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91.2%,特异性为92.2%.结论:miR34b/c甲基化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分子特征,检测粪便miR34b/c甲基化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MDA结合MSP为miRNA的甲基化分析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手段.
张丰云管静芝赵慧霞李秋文董伟伟段昕妤朱建华王如良郝怡鑫叶明肖文华
关键词:甲基化特异性PCR多重置换扩增粪便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