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耳鼻喉科患有鼻窦炎患者128例,依据患者闭眼类型分为观察组(真菌性鼻鼻窦炎)和(慢性鼻鼻窦炎)对照组每组64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发病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征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病程、头痛、斑钙化、涕血、鼻腔侧面病变是导致患者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主要因素。观察组鼻塞、流涕、脓性引流物、下鼻甲肿大明显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涕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鼻鼻窦炎在上颌窦发生钙化斑均显著高于蝶窦患者。钙化斑在上颌窦的发生率与在蝶窦及颌窦的发生部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临床特征明显且CT诊断特异性强,可作为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 粘忠柱廖军张晓东林伟年叶晓明
- 3D打印鼻窦-颅底解剖模型的价值及意义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精细的鼻窦-颅底解剖模型,并采用独特的翻页模式展示鼻窦内部空间细节结构。方法将鼻窦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构建鼻窦-颅底三维数字模型;分别从冠状位、矢状位、水平位方向将模型切成数片,导入3D打印机后,打印为1∶1比例的高仿真鼻窦-颅底切片模型。由5位职称为主治医师以上医师组成的小组对模型进行评价,内容包括鼻窦-颅底解剖结构特征的模拟情况、精准性、优势和教育价值,评价量表采用7点李克特量表。结果本研究成功打印出逼真的鼻窦-颅底三维结构模型,其内部空间细节可见。5位医师均认为3D打印的解剖结构轮廓与CT影像显示的轮廓相仿,但能够提供更多的三维空间视觉信息,并认为该模型在鼻窦-颅底解剖教学、复杂鼻窦-颅底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3D打印的鼻窦结构模型具有三维视觉功能,可为鼻窦解剖研究、住院医师培训、术前宣教、术前规划提供参考。
- 张晓东粘忠柱林雯庄黎明
- 关键词:鼻窦手术3D打印计算机辅助技术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