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恩浩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流
  • 2篇急性高原
  • 2篇急性高原病
  • 2篇高原病
  • 2篇钙内流
  • 2篇操纵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诱导
  • 1篇心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氧化型
  • 1篇氧化型低密度
  • 1篇氧化型低密度...
  • 1篇皮素
  • 1篇左心
  • 1篇左心功能
  • 1篇习服

机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余洁
  • 4篇黄岚
  • 4篇杨杰
  • 4篇张恩浩
  • 3篇王连友
  • 2篇张继航
  • 1篇卞士柱

传媒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原暴露下血浆红细胞生成素浓度与左心功能及急性高原病的关系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高原暴露人群血浆红细胞生成素(EPO)浓度变化对左心收缩功能的影响及与急性高原病(AMS)的关系。方法将289名健康青年男性分为:Ⅰ组(平原对照组)55人;Ⅱ组(急性高原暴露组,3700 m暴露24 h)74人;Ⅲ组(习服后再急性暴露组,3700 m习服1周后紧急进入4400 m暴露24 h)68人;Ⅳ组(移居高原组,移居3700 m>1年)19人;Ⅴ组(移居后再暴露组,移居3700 m>1年再暴露于4400 m 50 d)73人。行心脏超声检查,以及路易斯湖评分系统(LLSS),并收集血标本行EPO检测。结果急性高原暴露后EPO显著增加,Ⅱ和Ⅲ组均显著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Ⅱ组EPO浓度与每搏输出量、左心室舒张内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8、0.236,P<0.05),与AMS评分呈负相关(R=-0.249,P<0.05),而其他组血浆EPO浓度与左心功能指标并无相关性。结论急性高原暴露后EPO可能通过增强左心收缩功能降低AMS发病。
梁逍卞士柱邱友竹杨杰张恩浩余洁黄岚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心功能急性高原病习服
钙库操纵性钙内流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王连友张继航余洁杨杰张恩浩黄岚
急进高原环境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急性高原病的关系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观察人群急进高原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急性高原病(AMS)的关系。方法在平原地区招募32名受试者,以汽车方式急进高原(海拔3900m)。进入高原第5天根据路易斯湖量表评分,将受试者分为AMS+组(n=14)和AMS–组(n=18)。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上述指标与AMS的关系。结果急进高原后第5天时32名受试者中AMS的发生率为43.8%。与平原相比,受试者急进高原后血清NO、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ET-1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MS–人群比较,AMS+人群NO、VEGF和VE-cadherin、SOD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ET-1水平明显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高原暴露第5天人群血清NO、VEGF、VE-cadherin、SOD水平与AMS呈显著负相关,ET-1水平与AM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急进高海拔环境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可能为AMS的预警及诊断提供参考。
邱友竹余洁王连友梁逍杨杰张恩浩黄岚
关键词:高原病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钙库操纵性钙内流在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王连友张继航余洁杨杰张恩浩黄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