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钊
- 作品数:11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首届中国辽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保护与研究论坛”综述
- 2017年
- "首届中国辽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保护与研究论坛"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英额门镇召开。论坛共收到论文19篇,来自东北地区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价值及保护抢救意义、辽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分布与特征、东北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存量与现状、辽东满汉合璧墓碑研究趋势等方面主题进行了研讨。通过论坛交流,与会的专家学者对于辽东地区的满汉合璧墓碑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保护这些满汉合璧墓碑的文化意义达成了共识。
- 张剑钊
- 儒道佛文化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
- 2017年
-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创作中,体现出多方面的模式化倾向,除背景设置、情节结构、场面描写等模式外,还有一种特别值得重视的模式,即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在古代通俗小说中,作品人物的命运结局,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即成仙得道、加官进爵、报应祸身并带有突出的模式化倾向。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人物命运结局安排模式的出现,其成因并不仅在于小说自身发展方面,诸多创作模式的产生还与其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思潮、文学思潮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密切关系。上述三种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形成中,最为直接且有力的影响因素应该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研究小说人物命运结局安排方面所体现出的模式,描述说明古代通俗小说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层关系,对于从新角度考察和认识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了解古代通俗小说艺术发展的某些意蕴和深层根据,以及揭示通俗小说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意义。
- 张剑钊曹萌
- 关键词:传统文化
- 论境外蒙古族文化
- 2017年
- 本文着重从境外蒙古族的礼俗、祭祀、交往礼节、宗教习俗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境外蒙古族的文化。境外蒙古族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构成,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在其构成和发展中,该文化体现出比较鲜明的民族特征,这里择要进行描述和说明。
- 张剑钊
- 关键词:礼俗祭祀宗教习俗
- 明代通俗小说空间背景设置的渲染自然模式
- 2017年
- 作者以全知叙述的方式介绍给读者的自然景观,且在设置过程中往往带有夸张的成分,姑且称之为渲染自然模式。到了通俗小说鼎盛的明清时代,这种空间背影的设置方式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凡作者设置人物活动或事件展开的背景时,大都采用"只见""但见""怎见得"等词语提示而出,在描述景观时又均以词诗赋曲的句式进行表述,且在表达中掺杂进夸张、比喻、想象的成分。渲染自然的设置背景模式并不单单体现于神魔小说里,在绿林小说和世情小说中也有突出的表现。
- 张剑钊
- 关键词:明代通俗小说
- 中国古代和亲的文学传播及其特点
- 2017年
- 和亲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史实,诸多和亲史实和故事很早就成为古代文学描写的对象,传统文学中的史传文学、诗词歌赋、戏剧小说都曾经对和亲予以描绘和传播。通过对史传文学、诗赋、戏剧和小说对和亲史实的描述之考察和梳理,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分析,进而对和亲的史传文学、诗赋、戏剧和小说传播进行归纳概括,并对具体传播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进行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和亲故事或史实的文学传播主要体现出了虚构性、情节性、通俗性等特点。这些传播特点与所传播内容本身的故事性、戏剧性以及古代学科中的"文史不分家"都有一定的关系。
- 张剑钊
- 关键词:和亲文学传播
- 辽宁妈祖文化资源与东北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策略被引量:2
- 2018年
- 根据国家各省区共建"一带一路"规划对东北的定位和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地理特征、区位优势和人文布局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辽宁省妈祖文化资源的存量与增量,对辽宁省所积淀的妈祖文化资源所能给予东北共建"一带一路"的价值意义予以归纳和揭示,并提出东北地区借助辽宁妈祖文化资源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策略建议。
- 曹萌张剑钊
- 关键词:妈祖文化海上丝绸之路
- 满蒙联姻的文学传播研究
- 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满蒙联姻文学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学体裁类型的描述分析,对该过程中文学传播特点的归纳概括,以及对造成满蒙联姻文学传播成因的分析总结,系统地梳理了满蒙联姻文学传播这一少数民族文学传播中的重要现象,揭示出该...
- 张剑钊
- 关键词:满蒙联姻文学传播文学体裁艺术价值
- 文献传递
- 元朝国家机构与制度建设对其时文学的影响——以学界既有元杂剧研究成果为视角
- 2016年
- 元代政府机构与制度建设体现了较多的蒙古民俗文化特征,而这些民族民俗文化因素,又通过制度或体制对元代的文学产生影响。元代强悍的政治势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使得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渐走到一起,繁荣了当时的文化艺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元杂剧。地处北方草原的蒙古族自古以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文化,当它和传统的汉文化相互撞击时,为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形成了元代文学的多元性,并从元杂剧中突出地体现出来。
- 曹萌张剑钊
- 关键词:元代文学元杂剧
- 沈阳少数民族与区域民族史构建——读曹萌著《沈阳少数民族史纲》
- 2018年
- 从东北民族发展格局的角度看,沈阳是满族、蒙古族、锡伯族和朝鲜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较大板块。这些少数民族聚集于沈阳这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城市的过程,与古代农耕、牧猎生产方式的融合与交汇密切相关。所以,曹萌在编撰《沈阳少数民族史纲》的过程中比较充分地挖掘出农耕文化与牧猎文化之间的互动并相互整合的丰富内涵,既展示了两者间冲突与竞争的一面,也呈现了两者相互依存、磨合乃至协调的一面。这样可以为新时期区域少数民族历史著作的编撰开辟出新的途径、做出创新性的引领。
- 张剑钊
- 关键词:少数民族史编撰
- 当代满语文濒危与保护抢救情况被引量:2
- 2017年
- 满族语言文字简称满语文,满语文创制于1599年,满族入关一统中国建立清朝后,满语被法定为国语而在举国通行了大约三百年。满语文随着满族汉化程度的加强而式微,这个现象从清朝中期就开始了。辛亥革命以后,满语文成为革命对象的一部分,随着满族统治的清王朝的灭亡,满语文也随之消亡,绝大多数满族人改用汉语。时至今日,作为最大满族聚集区的辽宁省,以及河北省的丰宁、宽城、青龙满族自治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尽管也居住着大量的满族民众,但是习学和使用满语文人数还极少,至今满语文仍属于濒危语言文字。中国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保护和抢救濒危的满语文。一是政府部门的努力;二是一些有识之士和专家学者面对当今满族语言文字濒危现状,从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发出呼吁和提出建议并力所能及地实施。当前中国保护抢救满语文的主要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满语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组织专业人才抢救和挖掘现存满语,调查掌握大量语言材料以及独特的文化习俗;在满族聚居地举办满语班,使满族少年得以接受民族语言的早期启蒙;加紧制作保存现存满语口语的录音、录像资料等。
- 曹萌张剑钊
- 关键词:满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