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保国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新莽
  • 1篇夜郎
  • 1篇遗址
  • 1篇遗址出土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力量
  • 1篇社会史
  • 1篇氏族
  • 1篇铁器
  • 1篇西汉
  • 1篇民主
  • 1篇纪年
  • 1篇建设史
  • 1篇汉代
  • 1篇赫章可乐
  • 1篇范式
  • 1篇范式转型
  • 1篇出土

机构

  • 4篇贵州大学

作者

  • 4篇夏保国
  • 1篇张齐

传媒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教育文化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试论贵州夜郎地区铁器冶铸技术由来
2016年
从与周边地区政权或势力的经济往来和所出土的具有较强民族特征的铁器来看,贵州夜郎地区对铁的冶铸技术存在着从巴蜀地区直接传入和间接传入两种形式。间接传入即为夜郎当地民族从巴蜀输入的铁器或是青铜器上所学而来。
仇敏华夏保国
关键词:夜郎铁器
三线建设史研究的范式转型与三个重要支点被引量:3
2016年
三线建设研究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当下除了在战略与经济层面继续深入开掘之外,正在发生以社会史视阈、内核和口述史路径为主要特征的研究范式转型。就地方性的三线建设史研究来说,企业档案资料的整理、三线建设者口述史的采集和工业遗产资源的调查构成了三个重要支点,切实开展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不仅与研究范式的转型相适应,而且具有突出的现实实践指向。
夏保国
试论虞夏时代氏族舆论力量的蜕变
2013年
通过传世文献和考古学材料对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进程进行的舆论视角的探讨,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以氏族舆论习俗力量为约束的原始社会的民主生活在黄帝时代和尧舜禹时代发生了阶段性的重大变化。虞夏正当与舆论习俗力量相对抗的其他意志力量和物质力量得到确立的时代,王权的根本确立使得舆论习俗力量蜕变为王权统治的补充形式,即原始民主的孑遗。
夏保国刘金友
再论贵州赫章可乐汉代遗址出土“建始”铭瓦当的纪年问题被引量:1
2017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贵州省博物馆发掘的贵州赫章可乐粮管所汉代遗址,出土了几件重要的文字瓦当。其中,"建始""四年"铭瓦当是否是西汉成帝建始年间纪年瓦当,还有待斟酌。通过分析其层位关系、探究铭文识读的方法,再结合汉代纪年陶文资料,可以做出如下推论:"建始"铭瓦当之"建始"两字,更可能应该识读成新莽年号"始建国"之"始建"两字。
张齐夏保国
关键词:纪年西汉新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