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全球基金
  • 2篇全球基金艾滋...
  • 2篇艾滋病
  • 2篇艾滋病项目
  • 1篇宣传干预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缺陷综合征
  • 1篇综合征
  • 1篇吸毒
  • 1篇吸毒人群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综合...
  • 1篇静脉吸毒
  • 1篇静脉吸毒人群
  • 1篇获得性
  • 1篇获得性免疫
  • 1篇获得性免疫缺...
  • 1篇获得性免疫缺...
  • 1篇干预

机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2篇刘继平
  • 1篇陈仲丹
  • 1篇殷文渊
  • 1篇石凯
  • 1篇杨北方
  • 1篇胡军
  • 1篇郑迎军
  • 1篇王晓春
  • 1篇张治英
  • 1篇赵媛
  • 1篇肖飒
  • 1篇王莉莉
  • 1篇朱晓泉
  • 1篇成刚

传媒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模式总结与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静脉吸毒人群(injecting drug user,IDU)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干预工作模式。方法对承担IDU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干预工作的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86个市和820个县区CDC。干预目标人群的计划数和完成数分别为227 561人和240 825人,完成率为105.8%,共有9种干预模式,分别是委托戒毒所、聘用目标人群同伴教育员、CDC工作人员、委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委托社区(草根)组织模式、委托美沙酮门诊点、CDC聘用专职人员、委托街道等相关政府部门、委托协学会的干预模式。市本级的干预模式数量以委托戒毒所和CDC工作人员为多,分别占干预模式数量的33.7%(35/104)和21.2%(22/104),县区级多采用聘用目标人群同伴教育员和委托戒毒所的模式,其数分别占26.9%(283/1 051)和24.6%(259/1 051)。结论委托戒毒所模式是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的主要干预模式,今后在IDU人群中开展干预工作时,建议包含预防丙肝的内容。
郑迎军殷文渊石凯赵媛肖飒王莉莉刘继平郑冰鑫王晓春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干预性研究
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宣传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分析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AIDS)项目宣传干预效果。方法调查分析各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重点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状况。结果通过项目执行,项目地区中学生、城乡居民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PLWHA)和女性性服务者(FSW)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由2004年底的13.25%,23.4%,45.82%和13.84%分别上升到2006年底的45.70%,44.91%,69.39%和48.00%(P<0.001)。PLWHA的安全套使用率从2004年的39.8%上升到2006年的82.90%,FSW的安全套使用率维持在75%以上水平。结论通过项目的推动,项目地区各人群的知晓率明显提高,重点人群的行为得到改变;但在很高的服务覆盖下,各人群仍有50%以上的人不了解艾滋病经性传播知识,重点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针对人群特点调整宣传干预方法及策略以提高效果。
陈仲丹胡军杨北方刘继平朱晓泉成刚张治英
关键词:艾滋病宣传干预知晓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