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信息素养
  • 1篇学生信息
  • 1篇学生信息素养
  • 1篇知识管理
  • 1篇社会化标注
  • 1篇素养测评
  • 1篇体感
  • 1篇同伴互评
  • 1篇群体感知
  • 1篇专注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教学
  • 1篇网络课程
  • 1篇系统设计
  • 1篇写作
  • 1篇写作环境
  • 1篇写作系统
  • 1篇模型构建
  • 1篇课程
  • 1篇互评

机构

  • 5篇西南大学

作者

  • 5篇刘明
  • 1篇李毅
  • 1篇李毅
  • 1篇韩梦莹

传媒

  • 2篇软件导刊.教...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现代远程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实时协同写作环境对学习专注度、成绩的影响
2018年
为探究实时协同写作环境对学习专注度和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学习专注度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文章选取基于Etherpad开源工具设计开发的Cooperpad实时协同写作系统作为实时协同写作环境,以重庆市某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108名大二学生为实验对象,在"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教学课程中进行了实时协同写作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ooperpad实时协同写作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专注度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期待文章的研究将有助于弥补目前在线协同写作领域可视化教学反馈的缺乏,并进一步完善学习专注度和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
刘明刘明韩梦莹胜楚倩
社会化标注及其网络教学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社会化标注是随着Web2.0产生的一种标注方法,通过分析社会化标注的理论基础和运行机制,尝试将社会化标注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解决网络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刘明
关键词:社会化标注网络教学WEB2.0
基于本体的网络课程知识管理模型构建被引量:2
2010年
分析了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基于本体的网络课程知识模型的策略。以《远程教育学》课程为例,建立了基于本体的网络课程知识表示,分析了知识语义检索服务的实现方法。
刘明
关键词:本体知识管理网络课程
北美地区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现状及其启示被引量:11
2018年
信息素养是21世纪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时代个人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现代化程度和国民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北美地区开展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最早,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该研究在梳理该地区学生信息素养主流概念的基础上,对该地区不同机构组织提出的主要测评框架、测评工具、测评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北美地区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实践的特色,并详细阐述了北美地区学生信息素养的不同培养模式以及典型实践,形成对我国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李毅李毅邱兰欢刘明
基于群体感知的在线同伴互评系统实现与应用被引量:14
2019年
在线同伴互评作为协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注重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提升学习动机,增强社会存在感,被认为能有效应对MOOC环境下大规模学习测评的需求。但在线同伴互评信效度不足、缺少反馈、交互行为弱的问题成为制约其深入发展的瓶颈。群体感知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指导。基于群体感知的在线同伴互评系统,旨在通过融合同伴评价反馈机制,提供可视化群体感知模型,构建一种促进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在线形成性同伴互评协作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更积极地参与同伴互评活动,并在与同伴交流、评价、反馈中,共享资源,建构知识。该系统突出了两大优势,一是对用户实现可视化反馈,二是采用独具特色的过程性评价模式。该系统经实验检验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该系统可操作性较强,有助于提高感知能力,促进协作学习中的交互行为;同时在同伴互评中,认知维度的评语类型,尤其是直接修正类别的评语更有助于学习者对作业进行修改。
胜楚倩刘明刘革平
关键词:群体感知同伴互评系统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