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家飞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2篇血清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病毒
  • 1篇蛋白
  • 1篇血清补体
  • 1篇血清补体C3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转换
  • 1篇阳性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铜蓝

机构

  • 3篇宁波市第二医...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高国生
  • 3篇冯家飞
  • 2篇祝成亮
  • 1篇吕邦泰
  • 1篇胡耀仁
  • 1篇丁世雄
  • 1篇徐晓珍
  • 1篇颜华东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病毒学因素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各种病毒学因素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方法:21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皮下注射PEGIFNα,每周1次,治疗48周,随访24周。治疗前所有患者检测基线HBsAg、HBeAg、HBV-DNA定量,部分患者分析HBV基因型及P区位点变异情况。治疗结束后统计HBeAg的血清学转换情况,并分析各种病毒学因素与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关系。结果:216例患者治疗48周时68例(31.48%)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基线HBsAg定量<250 ng/mL患者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HBsAg定量≥250 ng/mL(χ2=4.293,P=0.038)。e抗原血清学转换组基线HBeAg和HBV-DNA定量显著低于非血清学转换组(t=4.455,P=0.000;t=1.974,P=0.046)。B、C型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差异不大(χ2=0.497,P=0.481)。野生型、非204位点变异患者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虽高于204位点变异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病毒学各因素中,基线HBsAg、HBeAg、和HBV-DNA定量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较重要影响因素,HBV基因型(B、C型)及P区位点变异对其影响不大。
冯家飞高国生颜华东胡耀仁祝成亮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Α肝炎E抗原乙型血清学转换
甲胎蛋白、铜蓝蛋白和触珠蛋白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评价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铜蓝蛋白和触珠蛋白在检测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健康献血员,66例慢性乙型肝炎、69例乙肝肝硬化及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甲胎蛋白、铜蓝蛋白和触珠蛋白含量及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和铜蓝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触珠蛋白水平高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组。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的联合预测因子显著提高了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结论:甲胎蛋白、铜蓝蛋白和触珠蛋白联合检测,对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高国生冯家飞丁世雄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病毒甲胎蛋白铜蓝蛋白触珠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和C4检测的临床意义再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再次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和C4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德灵BNⅡ特种蛋白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C3和C4血清学水平,分析C3和C4在不同病情及不同HBV-DNA拷贝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特别是补体C3在病情较重和HBV-DNA复制活跃时下降明显。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补体C3和C4血清学水平反应病情轻重,且受体内HBV-DNA负向调节。
吕邦泰高国生冯家飞徐晓珍祝成亮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补体C3补体C4
共1页<1>
聚类工具0